新聞背景:一項針對新西蘭中年婦女的研究結果最近發(fā)表于近期的《美國營養(yǎng)學雜志》(J Am Dietetic Assoc 2011)。研究探討進食速度和肥胖程度之間的關聯(lián)。
細嚼慢咽還是狼吞虎咽?從健康角度講,答案顯然是前者。發(fā)表在《美國營養(yǎng)學雜志》上的最新研究告訴人們:吃太快,你很可能變得大腹便便,至少體重指數(shù)(BMI)會隨進食速度增加。
北京友誼醫(yī)院營養(yǎng)師顧中一解釋說,吃得快會造成體重指數(shù)增加的關鍵在于你覺得飽了的時間是恒定的。“從吃飯到有飽的感覺是一個固定的時間,而狼吞虎咽的人肯定要比細嚼慢咽的人攝入了更多食物。”顧中一給出了改變狼吞虎咽的對策:
量化飲食 人們最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飯量,每餐吃多少大致有數(shù)。不要碰到好吃的就大吃特吃。如你能清晰地把握自己的飯量,不論吃得多快,應也不會超量太多。
細嚼慢咽 對于吃飯速度快的人來講,也是可以實現(xiàn)的。如人們腦子里有“吃得慢更健康”的觀念,就會慢慢改變習慣。但吃太慢了也不好,食物長時間停留在口腔中易帶來口腔疾病,如齲齒等。
調整順序 人們常邊吃菜邊吃主食,因肉類等蛋白質不容易消化,所以主食更易讓人有飽腹感,如先吃些主食,然后再正常飲食,你就能更快地感到吃飽了。
【相關閱讀】
14歲男孩吃面食窒息殞命 醫(yī)生:切忌狼吞虎咽
就餐時狼吞虎咽增加患癌幾率
午餐狼吞虎咽不利下午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