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食品價格推高CPI 專家稱后期上漲動力不足

   2012-09-10 2000
   8月CPI同比漲2% PPI創(chuàng)34個月新低

  國家統(tǒng)計局9日發(fā)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CPI同比上漲2%,漲幅重新回到“2時代”。與此同時,PPI同比下降達到3.5%,創(chuàng)出34個月新低。由于CPI反彈由食品價格大幅上升引起。因此,并沒有影響市場對降息或降準預期的減弱。

  “2%的上漲完全符合市場預期,不必過度糾結于這個數字的高低。就算漲幅與去年相比并不很漂亮,也不需要過度擔心。”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曉蕾說。

  8月份CPI數據中,食品價格同比上漲3.4%,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4%;消費品價格同比上漲2.1%,服務項目價格同比上漲2.0%。

  食品價格上漲依然是帶動CPI回升的主要動力,其中,鮮菜價格漲幅最大為23.8%,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約0.6個百分點;此外,鮮果、水產品、糧食、油脂價格也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上漲。

  8月份CPI環(huán)比上漲0.6%。食品價格上漲1.5%,非食品價格上漲0.1%。

  據測算,在8月份2%的CPI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上漲的翹尾因素約為0.6個百分點 ,新漲價因素約為1.4個百分點。

  業(yè)內人士認為,8月份部分食品價格上漲,主要是受天氣、節(jié)氣等不同因素影響。業(yè)內預計隨著秋季蔬菜集中上市及中秋、國慶等節(jié)日因素影響的消失,后期價格無明顯上漲動力。

  燕京華僑大學校長華生認為,7月份CPI降到2%以下,在我們國家經濟快速增長的情況下應該是短期偶然現(xiàn)象。如果CPI能夠保持在3%以下,應該說是一個相對理想的指標。隨著經濟的逐步企穩(wěn)和國內外經濟環(huán)境的改善,預計CPI數值還會逐步緩慢回升。

  經濟學家們普遍認為,目前中國經濟仍然處在增速放緩過程中,總需求相對疲弱。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供求關系反映的物價,總體上難以出現(xiàn)較大漲幅,完成全年的物價調控目標應當是有把握的。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認為,8月份CPI雖小幅反彈至2.0%,但物價漲幅總體仍處于低位。雖然存在著防止房價和物價反彈的顧慮和制約,但貨幣信貸仍然可以繼續(xù)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的力度;特別是在財政政策方面,在減稅、扶持小微企業(yè)等的力度應該更大,政策更加積極。

  “如果未來幾個月物價繼續(xù)反彈,基準利率保持穩(wěn)定的可能性較大。但從降低企業(yè)融資成本、緩解資金壓力的需要來看,也不完全排除央行再次降息的可能,但預計不會持續(xù)大幅降息。”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指出。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yè)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央行用逆回購來部分替代降準作為調節(jié)流動性的工具,在短期內具有一定優(yōu)勢。鑒于降準可能會釋放出貨幣政策松動的信號,為了防范通脹和房地產泡沫的風險,下一階段繼續(xù)實施逆回購的可能性較大。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