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海鮮活得更久,一些水產攤都用海水晶勾兌人造海水。 本報記者 苑菲菲 攝
海水晶上標著"非食用".
只要在自來水中兌上一定分量的海水晶,普通淡水就變成了可養(yǎng)殖魚蝦蟹的海水,并且養(yǎng)出的海鮮更生猛??蛇@樣一種神奇的海水替代品包裝上卻寫著"非食用"三個字。25日,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水產品市場中,這種海水晶相當吃香。但對于它是否有害健康,卻存在很大的爭議。
》用海水晶兌水泡海鮮,海鮮更生猛
日前,有不少市民反映,在一些農貿市場的水產品區(qū)域,看到商販用自來水加上一種類似鹽的物質勾兌成水替換海水。魚蝦蟹換水后,本來奄奄一息的海產品也立馬活蹦亂跳起來。市民擔心,這種物質對人體有害。
連日來,記者在環(huán)海路、紅利、文化路等農貿市場水產區(qū)域調查發(fā)現(xiàn),這種能夠做出人造海水的物質叫做海水晶。在紅利市場一家調味料店,聽到記者要買海水晶,店主便將記者介紹到水產品區(qū)域。"那東西不是調料,賣水產的都有,不過一般都是買了自己用。"
根據店主的指引,記者來到旁邊一蛤蜊攤,"你聽誰說我賣這個?"當記者說是熟人介紹時,店主讓記者從一個大麻袋中,取出了一小包海水晶。店主說,用海水晶勾兌的人造海水能讓蛤蜊吐沙吐得更干凈,也能讓不太鮮活的海鮮更耐活。當記者問海水晶是否安全時,店主回避說,這種海水晶她都往內陸發(fā),她攤位上從來不用。
》寫著非食用,很多攤位和飯店卻都用
記者獲悉,目前市面上銷售的海水晶主要有2斤裝小包裝和40斤的大包裝。價格分別是2元和25元。記者從紅利市場和環(huán)海路市場買到2包海水晶,包裝顯示這些海水晶均產自濰坊開發(fā)區(qū)一家公司,正面標著"非食用"三個字。背面是養(yǎng)殖不同海產時淡水和海水
晶比例配比介紹。記者找遍整個包裝,也沒有看到配料表、生產日期等信息。
據水產商販們透露,目前煙臺市場流通的多數(shù)海水晶都是濰坊廠家生產。想勾兌海水,除了產品外還需要購買鹽度計配合使用。對蝦的鹽度最低,17度左右,其次是貝殼類、
螃蟹類、深海魚類。"千萬不能當鹽吃,也不能加多了,要是把海鮮都咸死了,對吃了這種海鮮的人也不好。"
從事水產批發(fā)的一位商戶說,打撈上來的海鮮必須勤換水,自行打撈海水太麻煩,一次也運不多。因此不少水產品攤位和飯店選擇海水晶替代海水用。"以前都有來賣天然海水的,100斤五六塊錢,稍大點的蛤蜊攤1天得用1千斤海水,五六十元錢。但是勾兌100斤自來水加3斤左右海水晶,比天然海水便宜一半。"商戶說,隨著海水晶使用的普及,市場上賣海水的人也不多了。
》到底有沒有危害?
各家說法不同
記者從煙臺市質監(jiān)局獲悉,國家目前對這種海水代替物還沒有明確標準和具體要求,生產時執(zhí)行的是企業(yè)各自的標準。但記者購買的海水晶,生產企業(yè)所用的執(zhí)行標準Q/WHQJ2001-2006的標準號早已作廢。
隨后,記者按照包裝袋上的電話致電廠家。"那個標準號是老包裝上的,我們現(xiàn)在已經更新了一部分包裝,產品絕對沒問題。"廠家負責人說,海水晶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鎂、氯化鈣等在天然海水中含有的物質,完全可以用來代替海水養(yǎng)殖海鮮。"當鹽來用的確有害,但人吃用它養(yǎng)的海鮮沒問題,畢竟海鮮里面的海水晶少,人也不天天吃。"
煙臺市鹽務局工作人員說,海水晶是海水提純物對人體無害,可以使用,許多飯店都用其延長海鮮成活期。但煙臺市工商局的工作人員卻說,海水晶并非天然提純,其添加的物質對人體健康有害,禁止水產養(yǎng)殖時使用海水晶。 本報記者 苑菲菲 實習生 張藝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