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紫蘇栽培技術

   2007-05-31 中國食品網中食網747
     紫蘇系一年生草本中藥植物,種子稱蘇子,莖稈稱蘇梗,蘇子、蘇葉、蘇梗均可入藥。鮮紫蘇全草可蒸餾紫蘇油,是醫(yī)藥工業(yè)的原料。種子含油率達34%—45%,可食用或藥用,長期食用蘇子油對治療冠心病及高血脂有明顯的療效。
     紫蘇適應性很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在疏松肥沃的中性或微堿性土壤上生長良好。在生產上采用種子繁殖,分育苗和直播兩種,為節(jié)省種子和提高土地的復種指數(shù),多采用育苗移栽法生產。
     種植方法為:清明、谷雨季節(jié),每0.1畝施粗肥500公斤、過磷酸鈣10公斤、磷酸二銨5公斤,翻耕做細,將1.5公斤種子撒于地面,摟平壓實澆水,7—8天即可出苗(育苗0.1畝可栽大田1.5畝)。兩片真葉間苗,3—4片真葉定苗,苗距2—3厘米。澆水不宜太多,以防徒長。夏收以后移栽,可直接在麥茬田內按35×50厘米穴栽,也可翻茬再栽,畝栽3300—3800株。栽后澆水(一般在下午進行)。成活后進行一次中耕除草。小暑至大暑節(jié),紫蘇開始分杈時生長迅速,每畝可追施尿素20—30公斤。孕蕾期再追施尿素20公斤(或二銨15公斤)。白露節(jié)前10—15天停止?jié)菜贩?,讓其充分進行光合作用,提高產量和質量。
     蘇葉、蘇梗在白露節(jié)收割。如采種子人藥,白露節(jié)后將植株下部的大葉摘下(曬干人藥),植株再加強管理,寒露節(jié)種子大部分成熟時割下全株晾曬,打出種子曬干。結種子后的蘇秸已無藥用價值,做燃料自行處理。一般畝產蘇子100—125公斤(目前市場上蘇子的價格為6.5—8元/公斤),高產可達150公斤;畝產蘇葉200—250公斤。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