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wǎng)

溫室蝸牛防治方法

   2016-12-28 農(nóng)民日報6276
核心提示:蝸牛俗稱蜒蚰螺、水牛等。蝸牛食性較雜,可危害多種蔬菜以及糧、棉和果樹、苗木等。蝸牛主要以齒舌刮食作物的幼芽、嫩葉和嫩莖,
    蝸牛俗稱蜒蚰螺、水牛等。蝸牛食性較雜,可危害多種蔬菜以及糧、棉和果樹、苗木等。蝸牛主要以齒舌刮食作物的幼芽、嫩葉和嫩莖,使被害部位出現(xiàn)孔洞或缺刻,嚴重時能吃光葉片,咬斷嫩莖,造成缺苗斷壟。
 
    蝸牛的種類較多,但在日光溫室里造成為害的種類主要是同型巴蝸牛和灰巴蝸牛,兩種蝸牛雖然種類不同,但其生活習性大體相同,都較喜歡潮濕陰暗的環(huán)境條件。蝸牛一般晝伏夜出,傍晚時分開始活動取食,次日清晨停止活動,鉆入土內(nèi)隱蔽。蝸牛爬行處留下一條白色的粘液痕跡。由于蝸牛最適宜生長發(fā)育的溫度為15℃~25℃,空氣相對濕度為90%以上,這恰恰與我們北方日光溫室內(nèi)秋冬季的溫濕度環(huán)境相一致,因此為害較重。
 
    根據(jù)蝸牛的上述生活習性,在防治方法上建議:
 
    1.盡量采用地膜覆蓋栽培,這不僅有利于草莓的生長,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蝸牛爬出地面,進而減輕為害。
 
    2.人工誘集撲殺:將樹葉、雜草等多點擺放在草莓的壟間作為誘集堆,次日天亮時撲捉草堆內(nèi)的蝸牛,集中殺滅。
 
    3.草莓行間撒施生石灰,可使蝸牛在爬行時將粘上的石灰?guī)霘?nèi),經(jīng)摩擦或失水而使其致死。一般生石灰的撒施量以每畝8~10公斤為宜,每隔5~7天撒施1次,連續(xù)2~3次即可收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4.藥劑防治:蝸牛的防治需要選擇專用于殺滅軟體動物的藥劑,常用的有蝸牛敵(又名四聚乙醛、蝸牛散、多聚乙醛)和除蝸凈(由甲萘威與四聚乙醛復配而成)。一般在蝸牛發(fā)生期,每畝用6%的蝸牛敵顆粒劑500克,拌細土15~20千克,于傍晚均勻撒施在草莓的行間壟上,或用6%的除蝸凈顆粒劑600~750克,拌細土撒施。也可用80%四聚乙醛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70%殺螺胺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在下午4時以后進行地面噴霧,當蝸牛傍晚出土活動爬行時,接觸藥劑后分泌大量粘液而死亡。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技術(shù)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shù)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guān)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quán)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