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wǎng)

山楂簡易貯藏技術(shù)

   2008-01-23 中國食品網(wǎng)中食網(wǎng)854

    山楂果實營養(yǎng)豐富,綜合利用價值高,但是山楂果小、皮薄、易失水,給山楂加工帶來了諸多不利。采用山楂簡易貯藏技術(shù),不僅緩解了采收期的銷售壓力,而且還能提高商品價值。具體方法如下: 

    1.采收和處理:山楂果實八成熟時采收(10月上旬),采收時要輕采輕放,嚴防碰、擠、壓等機械傷。采下的山楂果用100倍保果靈藥液浸果30~50分鐘,晾干后置于陰涼處散熱36~48小時。 

    2.選地:選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背陰處,開挖寬70~80厘米、深50~60厘米的貯藏溝,溝長根據(jù)貯藏數(shù)量而定。 

    3.貯藏方法:先在溝底鋪5~10厘米厚的河沙,然后在沙層上放山楂,山楂上再鋪3—5厘米厚的河沙進行隔離(河沙要保持一定的濕度,用手握成團不滴水,一觸即散為宜)。在貯藏溝內(nèi)每隔50~80厘米距離放一把經(jīng)甲基托布津浸泡并晾干的草把用于透氣。貯藏工作必須在上午10時之前進行,以利用夜間和早晨的低濕及時貯藏山楂。 

    4.貯藏后的管理:貯藏后,在最上一層山楂上蓋3~5厘米厚的河沙,在貯藏溝兩旁留好排水溝。貯藏溝上設(shè)草簾,晝蓋夜揭,以利散熱。雨天及時蓋塑料膜,以保證貯藏溝內(nèi)不進水。貯藏5天后,將貯藏溝最上層沙子加厚到10~15厘米。貯藏后1個月內(nèi)要有專人每天揭蓋草簾,1個月后可不再揭草簾。 

    5.注意事項:

    (1)貯藏的山楂果實必須是生長良好、枝葉茂盛、無病蟲害的樹上的果實,忌貯藏落地果、病蟲果及無葉樹上長的果實。

    (2)貯藏溝不宜太深,每層山楂不要太厚,貯藏用沙必須是清潔的河沙,不能用泥沙、粉沙。

    (3)整個貯藏過程中,注意防鼠害。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技術(shù)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shù)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guān)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quán)隱私  |  服務(wù)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wù)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