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太原有機食品標簽隨便貼給錢就可認證

   2011-11-25 中國食品網中食網5850

    在眾多有機食品中,只有少部分有機食品的包裝上注明了認證證書編號,其他商品都是"一簽了之",沒有證書編號。

    有機食品中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與當前相關立法不完善,違法成本小,打擊力度不夠密切相關。我國立法機關應參照國際慣例,適時調整現(xiàn)行法規(guī),通過立法的手段,有效保障有機食品的健康發(fā)展。

    近年來,各式各樣的有機食品層出不窮,除了包裝華麗精美外,更引人注意的是其高昂的價格。那么,有機食品是否物有所值?又是否真如某些銷售者說得那么好?《法制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本報記者馬岳君 本報實習生楊東亮

    記者近日在山西省太原市走訪發(fā)現(xiàn),有機食品已經成為各大超市賣場的"座上賓".從五谷雜糧到蔬菜瓜果,有機食品種類繁多,再加上不俗的包裝,自是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目光。

    但是,記者發(fā)現(xiàn),多數(shù)消費者在有機食品柜臺前,僅止于看,而少有挑選購買。記者隨機采訪了解到,多數(shù)市民認為,有機食品價格高,而且是否如促銷海報上所說環(huán)保健康,還需打問號,所以不敢貿然"出手".

    有機食品標簽隨便貼

    記者來到太原某大型超市的有機食品專區(qū)。一眼望去,發(fā)現(xiàn)展柜的裝修比其他柜臺光鮮亮麗。鮮食蔬果更是放進了保鮮柜,加之精美的包裝和柔和的燈光,保鮮膜下的黃瓜、西紅柿頓時顯現(xiàn)出"貴族范兒".

    這些食品中的"貴族"也都有著自己的貴族價:

    有機小米每公斤30.4元,有機綠豆每公斤47.2元,而就在不遠處的普通雜糧區(qū),小米和綠豆的價格分別為每公斤1.95元和每公斤5.8元。

    超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普通包裝的有機糧平時銷量不多,禮盒裝的有機糧套裝主要是以送禮為主,銷量還不錯。但普通老百姓還是極少買這么貴的東西。

    "這些東西的營養(yǎng)價值肯定比外面菜市場賣的普通食品要高,而且沒有農藥、沒有化肥。"售貨員見記者在不停地挑選,熱情地上前說道,"老人、孕婦吃這東西更好,這都是國家管著的東西,肯定安全。"

    那么,有機食品是否真的環(huán)保健康、物有所值呢?

    "都是有機食品,這標簽怎么不一樣?"在太原市長風街新開的一家超市中,一名購買有機紫菜的消費者提出了這樣的疑問。

    對比不同的商品包裝,記者發(fā)現(xiàn),市場上有機食品的包裝標志存在很大的差異:有些是直接印在包裝上的,有些則是以標簽的形式貼在包裝上的。記者隨手拿起一袋"有機綠豆"看到,包裝上的"有機綠豆"4個字格外醒目,但有機食品標志卻如黃豆粒大小,讓人難以發(fā)現(xiàn)。

    記者同時發(fā)現(xiàn),在眾多有機食品中,只有少部分有機食品的包裝上注明了認證證書編號,其他商品都是"一簽了之",沒有證書編號。而根據(jù)國家質檢總局發(fā)布的《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規(guī)定,在獲證產品或者產品最小包裝上加施有機產品認證標志的同時,應當在相鄰部位標注有機產品認證機構的標識或者機構名稱。但是很多商品包裝上沒有認證機構名稱。

    認證標志不全,那么這些品種繁多的有機包裝下是否裝的都是有機食品?

    帶著種種質疑,記者又來到太原一家大型農貿市場,在一個大型水果攤前,發(fā)現(xiàn)幾個商販正在給一些水果裝袋。記者發(fā)現(xiàn)這種袋子較為簡單,只是印著"有機水果"或"綠色食品"幾個大字,還有幾個不太清晰的標志,產地商家等信息一概沒有。

    "套上這些袋子,水果就好看,不僅賣得快,還能多賣錢。"小販忙碌中說道,"這些袋子在批發(fā)市場很容易買到。"

    另一名賣雞蛋的小販對記者說:"沒有有機雞蛋,隨便貼上一個簽不就是了,這種散養(yǎng)雞蛋也不錯。"

    那么,有機食品標簽真的可以任意印制加貼嗎?

    在農貿市場附近的一家復印店,記者問能否印制帶有有機標志的袋子,復印店老板的答復是,"拿來圖我就能給你印",而且"不需要什么證書".

    記者又從網上聯(lián)系了幾個印制標簽的商家,他們均表示,只要有圖案,什么內容都可以印,而且價格極低,每個僅幾分錢。

    有機認證變有錢認證

    據(jù)了解,所謂有機食品,是目前國際上對無污染天然食品比較統(tǒng)一的提法。有機食品通常來自于有機農業(yè)生產體系,根據(jù)國際有機農業(yè)生產要求和相應的標準生產加工的。也就是說不能使用農藥、化肥、生長調節(jié)劑等化學物質,不能使用基因技術,并且需根據(jù)國際有機農業(yè)生產的相應要求和標準來進行生產和加工。

    最重要的是,有機食品的面世,必須要經過獨立認證機構的質量控制和審查。

    記者從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官方網站上了解到,到目前為止,已備案且資質依舊有效的認證機構有23家。然而,當記者在百度搜索欄中輸入"有機認證"后,其搜索結果數(shù)目之多,令人瞠目結舌。

    記者以食用菌加工廠老板的身份撥通了一家認證機構的電話,當問起有機食品認證時,電話那頭的負責人特別自信地說:"交兩三萬元,來兩三個人,看兩三天,吃兩三頓飯,事情就解決了。"

    當記者提到自己硬件環(huán)境可能不達標時,該男子說:"有機認證就是有錢認證,這點不用擔心。"對于認證流程問題,該男子表示,如有需要,可以派業(yè)務人員到企業(yè)上門服務,從填表、邀請專家考察到最后的權威認證,他們公司全權負責。

    隨后,記者又聯(lián)系了幾家認證機構,得到的回答均大同小異:"只要有錢,就能認證。"

    打擊乏力違法成本低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及《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的規(guī)定,國家認監(jiān)委負責有機產品認證活動的統(tǒng)一管理和綜合協(xié)調工作,各有機產品認證機構對所頒發(fā)認證證書有效性承擔法律責任。

    然而,監(jiān)管機制的缺失和混亂的管理,卻使得一些不法分子,用僅僅幾個月的時間和幾萬塊錢的"活動費"就能讓大路菜變成"貴族貨".

    對此,山西省法學會秘書長吳剛說,有機食品中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與當前相關立法不完善,違法成本小,打擊力度不夠密切相關。我國立法機關應參照國際慣例,適時調整現(xiàn)行法規(guī),通過立法的手段,有效保障有機食品的健康發(fā)展。并借助食品安全法出臺的契機,進一步為有機食品生產、經營、執(zhí)法創(chuàng)造良好的法治環(huán)境,為老百姓的飲食安全、健康提供進一步的保障。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