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濟南5月4日消息(記者李健 劉江帆)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夏季來臨,又到啤酒消費旺季。濟南很多飯店不失時機推出各種"自釀鮮啤".記者調查發(fā)現,一些商家并沒有自釀啤酒設備,他們所謂的自釀鮮啤大多是買來桶裝酒在店里分裝灌裝,存在很多質量隱患。
在濟南、淄博等地,街頭特色飯店、燒烤店隨處可見自釀鮮啤的廣告。張先生經營著一家特色牛排店,雖然沒有釀酒設備,但一年多來,他店里賣的最好的還是所謂的自釀鮮啤。他告訴記者,目前市面上沒有幾家店有能力自己釀酒,打著自釀鮮啤的廣告不過是個幌子,這些作為的自釀鮮啤不過是經銷商送來的桶裝酒:
張先生:不可能是自己釀的,從酒廠里倒出來,然后往街邊的飯店還有夜市送,飯店里面有這種容器倒到里面去。
在濟南濟大路一家燒烤店,同樣打著自釀鮮啤的廣告,記者注意到裝啤酒的大桶沒有生產廠家、沒有生產地址、沒有注明酒精含量,只貼了一個大標簽自釀原漿鮮啤。記者詢問是否是店家自釀,對方也直言,都是外面供應的酒。
這些所謂的自釀鮮啤因為扯上了自家釀制的大旗,價格也是高高在上,一扎兩升裝的鮮啤二十塊,而同樣的瓶裝啤酒不過十塊錢。小飯店自釀鮮啤有沒有可能?記者聯系了一家專門從事啤酒設備制造的企業(yè),企業(yè)銷售科賈經理告訴記者,自釀啤酒設備價格不菲,占空間比較大,至少要五六十個平方。這就會讓很多規(guī)模不大的餐飲企業(yè)望而卻步,一般只有大型酒店采上這種設備。
賈經理:中配的是八萬五,高一點配置的十萬零五,一天出一百升。
一位從事酒水代理的的一位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自釀啤酒發(fā)酵周期通常為7至12天,這對于等酒上桌的經營店來說這無疑太過漫長,自釀僅僅是餐館吸引顧客的一個噱頭。多數商戶都是低價從小啤酒作坊進酒,再以自釀為噱頭高價出售,有的甚至可以說價高質劣,他告訴記者,從事酒水行業(yè)的人從來不喝自釀啤酒:
知情人:酒水行業(yè)沒有喝這個啤酒的,星級酒店才有自己釀,外面自釀啤酒的也有,比如說就象勾兌酒一樣。
那么這些所謂的自釀啤酒究竟來自哪里?一位在啤酒廠工作的業(yè)內人士表示,很多啤酒企業(yè)都有桶裝酒業(yè)務,專門供應給熟悉的酒水代理,這些就是街頭所謂自釀啤酒的原酒。
業(yè)內人士:從廠里進來啤酒,灌到罐子里面,打上氣,加上防腐劑什么亂七八糟的東西,讓酒渾濁,再加上二氧化碳。廠家直接給他送,出來就是原漿,不經過殺菌、不經過過濾,直接給他灌倒里面了。自己不好釀。
原漿啤酒一般出廠價格在一千五到一千八百元每噸,到酒店后,則按照每升或者每斤十幾元甚至幾十元的價格銷售,其中的暴利可見一斑。即便如此,這種雖然出自正規(guī)啤酒廠的所謂自釀鮮啤在到達各個飯店后,質量也很難保證,鮮啤酒保質期嚴格說不能超過四十八小時,而有的飯店能儲存時間能達到一周以上。
我國對自釀扎啤有明確的監(jiān)管要求,餐飲企業(yè)經營自釀需要擁有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頒發(fā)的合格證和衛(wèi)生許可證(自釀),從業(yè)人員要持健康證上崗,營業(yè)執(zhí)照的經營范圍也要增添自釀這項,而絕大多是所謂自釀啤酒的店家顯然做不到這一點,原本在國外是高端飲品的自釀啤酒在國內已經嚴重變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