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煙臺食博會匯聚八方美食

   2011-06-04 中國食品網中食網8370


   
     6月3日上午,為期三天的煙臺第六屆中日韓國際食品博覽會在國際博覽中心拉開帷幕,煙臺本地、日韓、臺灣以及內地其他省市的800多家企業(yè)參加。得益于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發(fā)展基礎,煙臺一直在對日本和韓國的食品出口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對于煙臺本土食品企業(yè)而言,此次展銷會則是展示形象,拓展業(yè)務的好機會。而對于普通市民而言,在家門前就能品嘗到韓國料理、臺灣水果等正宗異域美食,也算是件樂事。

鏡頭一:

臺企組團參展

不見“塑化劑”嫌疑食品

在此次國際食品博覽會上,來自中華海峽兩岸文化觀光產業(yè)發(fā)展協(xié)會的20多家臺灣企業(yè)組團前來參展,占到此次博覽會參展的40多家臺灣企業(yè)一半之多。

協(xié)會副理事長徐云鎰告訴記者,受“塑化劑’風波影響,這次參展沒有一家飲料等與“塑化劑”相關的‘五大類’ 臺灣企業(yè)。前來參展的產品都是絕對合格的臺灣本土知名品牌,包括臺灣海鮮、熱帶水果、特制干果零食等。

在現(xiàn)場,唯一算得上“飲料”的就是一種現(xiàn)場沖調,沒有經過任何深加工的有機飲品羅勒籽。徐云鎰說,原定是有40多家臺灣企業(yè)參加此次博覽會,可后來因為“塑化劑”,便把所有可能有爭議的產品都拒之門外。“以前像筍干等都在參展計劃中,但為避免一切嫌疑,就都被篩除了。”

“我們臺灣的食品企業(yè)都希望通過此次展銷會,能會更多的經銷商和消費者面對面,從而更好地在內地和日韓拓展范圍。”徐云鎰還透露,此次參展的不少中小型臺灣企業(yè)都希望以后能在煙臺“落地生根”,這次參展也算是“探探行情,提前打好顧客牌。”

雖然是食品博覽會,可生產高纖維毛巾、金門鋼刀等產品的臺灣企業(yè)也前來湊熱鬧,“作為臺灣的精品,面對博覽會這一機會,都想扎堆過來亮相。”

鏡頭二:

出口態(tài)勢“利好”

本土食品“大腕”齊亮相

在此次展銷會上,龍大食品、東方海洋、魯花集團等煙臺本土龍頭食品生產企業(yè)都一一亮相。說起對日韓,特別是日本的出口態(tài)勢,多家企業(yè)均表示呈增長的利好態(tài)勢。

日本在食品進口方面以其極為嚴格的標準著稱,想要接好日本的訂單,坐穩(wěn)做大對日出口的生意,對煙臺的食品企業(yè)來說,也是件具有挑戰(zhàn)性的事。

“公司在以往對日食品出口過程中,的確遭遇到許多困難和教訓。然而近幾年公司不斷加強生產、研發(fā)、管理實力,終于在日本市場站穩(wěn)了腳跟。”東方海洋副總經理于春松告訴記者,特別是今年日本發(fā)生大地震后,日本本土東北沿海的水產品加工產業(yè)遭受重創(chuàng),因而對進口水產品和農產品的需求猛增。于春松說,在對日出口總量在同比增長了20%至30%的同時,公司的訂單仍絡繹不絕。公司現(xiàn)在的產能只能優(yōu)先滿足老客戶,不得不推掉了許多新訂單、小訂單。在市場需求巨大的情況下,公司出口價格也有所調整。

與東方海洋情形相似,由于對日出口需求的大增,不少本土食品企業(yè)都存調整價格的意向。

除了龍頭企業(yè)以外,還有一切煙臺食品企業(yè)將展銷會看做“露臉”的絕佳機會。在展廳內,招遠的一家果蔬食品有限公司就特地來為生產的有機蔬菜找買家。“有機蔬菜由于價位比較好,在港城市場的銷路范圍有限,借助此次展銷會,希望能將產品銷路拓展到韓國和日本。”

鏡頭三:

食博會變大賣場

市民前來選購南北美食

“食材都是從今早臺灣空運過來的,是正宗的臺灣食材和臺灣做法。”在“臺灣海鮮”攤位前,不少市民都在購買“臺灣魚丸”。“魚丸到處都有,但這種正宗的臺灣魚丸還真是挺難買到。”在攤位前,市民趙先生一口氣買了10串,除了飽口福還要帶回家。

熱帶水果、韓國泡菜、四川臘肉、秘制酥糖,展銷會儼然變成普通市民們的采購會。“前來參展的食品品質有保障,而且價錢也挺合理,買得實惠又放心。”在現(xiàn)場,買了兩大包牛扎酥糖的閆大媽笑著說。

2013年煙臺食品博覽會相關信息及在線報名地址: http://www.delmunsoft.com/exhibit/show-1077.html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