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wǎng)

中國食品博覽會開幕 老字號排長龍進口食品受冷落

   2012-11-17 中國食品網(wǎng)中食網(wǎng)5070

 


昨天早上8點多,開往國展中心的517路公交車上人格外擁擠。“今天怎么人那么多???”有乘客發(fā)出了疑問。“今天有食博會!”另一乘客回答。

 

  早晨9點,不少市民都拎著袋子,搶在了第一波走進食博會展覽館。年紀大的爺爺奶奶們還拖著平常買菜用的小車。

 

  名品館、寧波館和浙江館都是人頭攢動,熱鬧非凡,而進口食品館和機械館則稍顯冷清。

 

  寧波老字號前排了長龍

 

  據(jù)了解,目前寧波市已有商務部、省商業(yè)廳正式認定的老字號品牌34個,其中中華老字號7個,浙江老字號27個。今年食博會特地推出了寧波老字號展示展銷。

 

  本屆食博會上共有“莊永大”年糕、“王永順”千層餅、“阿拉老酒”、“恒利醬醋”、“趙大有”糕點等9家寧波老字號參展。

 

  “趙大友”的攤位上,手工做的“金團”前已排起長龍。張女士剛買了三個“金團”。“‘趙大友’在寧波很有名的,‘金團’我們家里平常很愛吃。”張女士說。

 

  新疆庫車食品成了“香饃饃”

 

  參展商剛搬出了三大口袋核桃,只一會兒,其中一口袋就賣了一大半。挑選紅棗、核桃和水果的人,把這個攤位擠得水泄不通。參展商說,食博會上賣的紅棗和核桃比外面價格低一些。

 

  其實價格低只是其中一個方面。劉女士買了兩斤核桃,她告訴記者,這邊買的核桃,品質(zhì)比外面同價位的要好。而忙著挑選紅棗的宋女士則說,自己希望買點正宗的新疆紅棗。

 

  臺灣美食受關(guān)注

 

  今年有83家臺灣企業(yè)參展,在一號館里到處可見臺灣美食。不少攤位都拿出了自己的特色食品,給來往的市民品嘗。不少市民都忍不住嘗上一口。

 

  展商告訴記者說,買的人挺多的,80%來詢問的人都會買,其他20%的可能覺得有點貴。

 

  現(xiàn)場還有大貢丸、一口腸等臺灣小吃,也很受市民歡迎。很多市民都買上一份現(xiàn)場吃了起來,還有人甚至選擇了打包帶回家。

 

  進口食品館稍顯冷清

 

  相比熙來攘往的寧波館和浙江館,進口食品館則稍顯冷清。看的人多,詢問的也不少,但真正下單買的卻很少。不過,參展商對這一現(xiàn)象倒是很坦然:“我們這次來參加還是以展示為主,主要目的是為了宣傳我們公司的產(chǎn)品,擴大影響力。”“這里的東西貴了點。”參加食博會的金阿姨在進口食品館逛了一圈又一圈,卻沒有買到心儀的產(chǎn)品,她說:"我來食博會就是想買點以前沒見過或吃過的東西。在浙江館倒是買了不少東西,想到進口館來瞧瞧,不過這里的東西有點超出我的預算了。”組委會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進口食品館的冷清最重要的原因是進口食品館很多展商是針對專業(yè)客商的,以大宗業(yè)務為主。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guān)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quán)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