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發(fā)展“家庭農場”,之后全國各地家庭農場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xiàn)出來,在安徽郎溪縣還創(chuàng)造出發(fā)展家庭農場的特色模式。那么“郎溪模式”究竟是什么樣的,當?shù)赜质侨绾巫龅降哪兀?/p>
郎溪縣飛鯉鎮(zhèn)農民孫和平今年種了140多畝小麥,雖然規(guī)模和以往差不多,但因為今年是他注冊家庭農場之后的第一年,這次大面積的收獲還是讓他感受到了與往年明顯的不一樣。
郎溪縣飛鯉鎮(zhèn) 農民 孫和平:注冊了家庭農場以后呢,我們各級政府出臺了一些相關的政策,在組織下,我不斷地培訓學習,這些知識運用到生產當中,提高糧食單產。
成立家庭農場第一年就迎來了豐收,當然值得高興,但更讓孫和平欣喜的是,每年“三夏”期間都會困擾他的資金不足難題,今后再也不成問題了。
郎溪縣飛鯉鎮(zhèn) 農民 孫和平:家庭農場整個運轉的話,資金肯定有缺口。
記者:資金缺口有多大? 孫和平:像我今年就有30萬的缺口。
記者:最后這個資金是怎么解決的呢?
孫和平:現(xiàn)在銀行貸款,它是我們縣里面政府部門弄了一個擔?;穑y行的手續(xù)就方便了。
孫和平說,因為沒有抵押物,以前農民想從銀行借錢,幾乎都會被“拒之門外”。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發(fā)布后,郎溪縣緊跟著就制定出臺了《關于促進家庭農場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意見》、《家庭農場認定辦法(試行)》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從十個方面為家庭農場發(fā)展開出了“良方”,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縣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整合涉農項目資金1000萬元,設立擔?;?,幫助家庭農場主從銀行貸款。
郎溪新華村鎮(zhèn)銀行 行長助理 崔江平:截至到今年4月份,我行共向家庭農場這一塊投放資金約3600萬元左右,總共支持了451戶的家庭農場發(fā)展。
郎溪是一個農業(yè)大縣,每年大量的青壯年勞力外出務工,造成被拋荒和閑置的土地越來越多??h里因勢利導,積極鼓勵有想法的農民通過流轉土地,發(fā)展適度規(guī)模經營。在解決了阻礙農民擴大規(guī)模的資金難題后,縣農委適時地把農技力量向家庭農場傾斜,做到一戶一個指導員,從而順利地打通了農技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郎溪縣農技人員 戴華芹:三葉期之后,以濕為主,干長根、濕長芽……
家庭農場主王文桃家的單季稻秧苗剛剛從大棚里面移栽到了水田,農技人員就上門來開展技術指導了,這讓王文桃非常放心。今年他家的種植規(guī)模又擴大了200多畝。
郎溪縣家庭農場主 王文桃:肯定有信心呀。
記者:信心從哪來呢?信心就是總而言之是賺錢為主。
2013年,郎溪縣對全縣200多個家庭農場的調查顯示:年總收益都超過了5萬元,收入在10萬元到50萬元之間的超過了六成。看到了規(guī)?;洜I的“甜頭”躍躍欲試的人也越來越多。到今年,郎溪縣登記在冊的家庭農場已經達到了530多家,規(guī)?;径荚?00畝到500畝之間。產業(yè)類型也豐富多樣,以糧油種植為重點,涵蓋了茶葉、水產、畜牧、水果蔬菜、花卉苗木等各類特色產業(yè)。
記者 徐?。河辛苏叩木暮亲o,再加上解決了缺乏啟動資金、農業(yè)技術這兩個主要的難題,郎溪縣家庭農場就像這些幼小的秧苗一樣開始茁壯成長,并且憑借適度規(guī)模、類型多樣、政策體系穩(wěn)定完善的特點,成為全國家庭農場發(fā)展的“五種模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