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近百兒童因嘔吐腹瀉急診 秋冬交替 警惕感染諾如病毒
專家提醒:勤洗手,注意飲食衛(wèi)生
昨夜,市一院兒科急診室接診了近百名患嘔吐腹瀉的兒童,專家提醒,秋冬交替季節(jié),是病毒性腸胃炎多發(fā)的季節(jié),常見的致病病毒包括諾如病毒、輪狀病毒等,家長們需注意孩子的飲食衛(wèi)生,防止感染病毒。
夜間近百名兒童急診
大多感染了諾如病毒
“孩子白天在學校里好好的,晚上回來的時候也很有精神,但是晚飯沒怎么吃東西,到10點多,突然就吐了,然后又拉肚子,摸額頭好像發(fā)燒了,后來又吐了兩次,我們就緊張起來了。”昨夜11點30分,市民林女士帶著6歲的兒子來到市一院兒科急診室,經醫(yī)生診斷,孩子得的是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醫(yī)生為孩子進行對癥治療。
讓林女士意外的是,前來看夜間急診的孩子還真不少,癥狀都差不多。市民王先生抱著女兒走進兒科急診室,他8歲的女兒晚上突然嘔吐,喊肚子疼,王先生發(fā)現女兒額頭出冷汗,感覺挺嚴重的,趕緊帶女兒到醫(yī)院。醫(yī)生診斷后,發(fā)現孩子也是感染了諾如病毒。
“最近幾天,秋季腹瀉還在流行著,冬季常見的嘔吐病又出現了,人數在逐漸增多,昨天晚上有將近百名患兒感染諾如病毒。這應該和最近的降溫有關系,冬季是諾如病毒高發(fā)季節(jié)。”市一院兒科專家魏醫(yī)生介紹。
昨天上午,記者在市一院兒科門診看到,候診室爆滿,許多家長沒有椅子坐,只好抱著孩子等叫號。記者詢問了多位家長,了解到這些孩子大多是因為嘔吐、腹瀉、感冒來就診的。
學齡兒童、老人最易感染
屬急發(fā)癥,常在半夜突然發(fā)病
“諾如病毒對外界抵抗力強,具有耐寒特性,在寒冬季節(jié)更為活躍。所以雖然是全年都可能發(fā)病,但冬季患者人數增長最為明顯。”
魏醫(yī)生告訴記者,“諾如病毒”是急性腸胃炎最常見的病原體,屬于杯狀病毒科,被該病毒感染后24-48小時內出現癥狀,通常持續(xù)2到3天。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屬于急發(fā)癥,不少兒童白天沒有任何癥狀,卻在半夜突然發(fā)病,所以很多家長帶著孩子連夜趕來就診。
“有些孩子不僅嘔吐、腹瀉、腹痛等較為頻繁,而且伴有高燒癥狀,無法進食進水,就可能引起脫水。”魏醫(yī)生表示,如果患兒癥狀嚴重,尤其是幼兒及體弱者,應及時住院輸液治療,糾正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部分極端情況下,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引起的脫水可能會導致死亡。
“不過通過正確治療,該病通常在發(fā)病后兩三天好轉,治愈后無后遺癥,家長們不需要恐慌。”魏醫(yī)生介紹,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有自愈性,如患者癥狀較輕,精神較好,嘔吐、腹瀉頻率不高,能進食,可在家暫時休息觀察。在患病期間,要注意清淡飲食,不吃牛奶、雞蛋、豆?jié){等易脹氣的食物,小兒可服用一些胃腸黏膜保護劑如蒙脫石散、益生菌調理腸胃,另可口服補液鹽。
除了兒科發(fā)現大量患者,記者從市一院內科了解到,成人患者中也有感染諾如病毒。“成人患者大多為老年人、體弱者。成人的癥狀和兒童不同,主要表現為痙攣性腹痛、腹瀉、頭痛、發(fā)熱、寒戰(zhàn)、肌肉痛等,成年人以腹瀉為多,兒童嘔吐、腹痛普遍。”市一院內科鄒醫(yī)生介紹。
【醫(yī)生支招】
勤洗手注意飲食衛(wèi)生
嘔吐物要清理干凈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目前沒有疫苗和特效藥物,所以保持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做好個人衛(wèi)生,對于預防疾病很有效果,其中勤洗手尤為重要。”
魏醫(yī)生介紹,除了做好個人衛(wèi)生,食品和飲水也很重要。蔬菜不要半生或生吃,特別是生菜、香菜,揚州人喜歡生吃或簡單燙一下就吃,最好不要給孩子吃這樣處理的蔬菜;生蠔、蛤蜊、扇貝等貝類要煮熟了吃,病毒附著在這些貝類的鰓和腸道中,無法用水洗凈,唯一方法是徹底煮熟。
魏醫(yī)生表示,不少患者都是被家中其他患者所感染的。因此家中有病患時,最好使用公筷或者分餐制,并對患者使用的個人用具進行清理。
“許多患兒半夜發(fā)病,家中的被子、衣物、地板有可能會沾染嘔吐物,在清理時,最好用漂白劑、消毒液等浸泡清洗,防止病毒傳播。”魏醫(yī)生提醒,患者發(fā)病后的1-3天,體內的病毒含量最大,糞便和嘔吐物中會排出大量的諾如病毒,病毒依附于灰塵上在空氣中飄浮,如果被其他人吸入,就會引起傳播。尤其是人群密集的地方,如學校、醫(yī)院等人員密集且封閉區(qū)域,要嚴格把關清理工作。
通訊員 賈伯娟 記者 劉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