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紫林醋業(yè):就是要你吃醋

   2016-04-12 中國食品網3700
核心提示:  自古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蛟S在有些人看來,醋可有可無,但醋躋身于開門七件事之列并位于茶前,自有其道理所在。 
   自古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蛟S在有些人看來,醋可有可無,但醋躋身于開門七件事之列并位于茶前,自有其道理所在。
 
  山西人以愛好食用醋而全國聞名,有“繳槍不繳醋”的佳話。山西人到外地出差,負責招待的主人一聽說客從三晉大地來,也必會索來一壺老陳醋,在上菜前先為客人倒一些在碟子里。
 
  外地人稱山西人為“老西兒”,“西兒”就是古字“醋”的諧音,“醋”本作“酢”,是一種酸性調味品,周時稱“醯”,漢時稱“醋”。以“老西兒”代指山西人而非江西、廣西人,可見醋與山西的淵源之深。

 
  中國醋都非山西莫屬,而談起山西的醋,則要數醋都清徐——這個被歷代山西人津津樂道的地方,作為山西醋行業(yè)的佼佼者——山西紫林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林醋業(yè)”)便位于這里。
 
  相關數據表明,紫林醋業(yè)已確立了在全國醋行業(yè)的領先地位,它不僅發(fā)展成全國最大的優(yōu)質系列醋生產基地,而且擁有了中國醋業(yè)第一品牌“紫林”商標。
 
  在紫林醋業(yè),現代化的白色儲醋罐穩(wěn)坐在陳醋產業(yè)園區(qū),每個罐子可儲近千噸老陳醋。微機化調控、管道化輸送、機械化作業(yè),這些已成為紫林醋業(yè)釀造的一道靚麗風景。九州糖酒網了解到,這些器械都是從德國引進的,機械化操作一方面提高了紫林的生產效率,另一方面也保證了紫林醋口感的穩(wěn)定。

 
  傳統(tǒng)釀造工藝中,陳醋釀造必須經伏天暴曬、隆冬撈冰的“夏伏曬、冬撈冰”過程,才能保證生產出來的醋品氣味甘甜,色澤黑紫。紫林陳醋在生產工藝上在繼承清順治年間距今360多年的釀造工藝上,將傳統(tǒng)工藝機械化操作、信息化控制,原料精細化處理、自動化酒精發(fā)酵、機械化翻醅,糖化罐、熏醅罐結合起來,作為醋行業(yè)的領軍人物,這是紫林人釀造陳醋的一個“獨家秘方”。
 
  紫林醋以優(yōu)質高粱為主要原料,經蒸煮、糖化、酒化等工藝過程,然后再以高溫快速醋化,溫火焙烤醋醅和伏曬抽水陳釀而成。這種老陳醋的色澤黑紫,液體清亮,酸香濃郁,食之綿柔,醇厚不澀,而且久放不腐。
 
  醋香、熏香、酯香、陳香,口感醇厚綿長的醋品不僅是紫林人生存的手段,也是紫林人一生努力的一項事業(yè)。在醋品發(fā)酵間門前,懸掛著一副“帝堯歷草汁為酸,今朝老醯珍饈伴”的對聯,整齊排列的一隊隊發(fā)酵桶,正承裝著醋的半成品慢慢成型,這里正是紫林醋品利用太陽能發(fā)酵的技藝所在地。
 
  利用太陽能發(fā)酵工藝替代傳統(tǒng)的人工發(fā)酵,增強了產品的穩(wěn)定性,也彰顯出紫林人遵循傳統(tǒng)而又不斷創(chuàng)新的厚道品質。醋品生產車間內,身著消毒服的工人們井井有條地埋頭工作,帶著“紫林牌”的山西老陳醋將從這里出發(fā),被運送到全國各地。味道鮮美、綿厚中微帶酸甜、香醇的純正老陳醋,于山西人而言是一種生存手段,在紫林人看來卻是一項古老技藝的世代傳承,一根山西人記憶中醇厚香氣的醋根。
 
  在對外宣傳中,紫林全面打響山西老陳醋品牌,擁有了中國醋業(yè)第一品牌“紫林”商標,同時運用名人效應帶動山西老陳醋的品牌提升,在推向品牌化經營過程中,用紫林醋打響山西的陳醋品牌,使紫林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醋都”代名詞。
 
  紫林食品是國家質檢總局首批頒發(fā)“食品生產許可證(QS食品質量安全認證)”企業(yè),連續(xù)多次獲得山西質量信譽AAA級企業(yè)、山西標志性名牌產品、山西省放心食品等多項榮譽稱號。
 
  “紫林”“寇準”牌老陳醋、陳醋、保健醋、果醋、醋飲料等七大系列、百余種產品令食醋愛好者眼花繚亂,首創(chuàng)的釀造型果醋飲料“逆能量”更是重塑了我國飲品市場健康吃醋的新形象。
 
  據了解,紫林醋業(yè)將在4月22-24日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召開的第十七屆中國(鄭州)國際糖酒食品交易會上展示山西老陳醋精湛的釀造技術及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還將推出一款其自主研發(fā)的發(fā)酵型復合果醋飲料——紫林果醋爽。
 
  九州糖酒網獲悉,紫林果醋爽以蘋果、葡萄、山楂為最初原料,采用國際先進的德國福林斯深層液態(tài)發(fā)酵技術,經微生物發(fā)酵,匯集三種水果有益成分,營養(yǎng)豐富、口感獨特,以新面孔、新形象、新品質靚裝走入消費者眼中。
 
  另外,紫林醋業(yè)董事長羅建純有望親臨現場,與廣大消費者與經銷商互動交流。(左目大叔)
 
  鏈接:“繳槍不繳醋”的佳話
 
  話說明末清初,有位晉商押運貨物出門做生意,臨行前灌了一葫蘆醋,掛在腰間便上路了,沒想一出娘子關就遇上了強盜。強盜乘機搶走了他的長纓槍,又要搶他的醋葫蘆,商人不依了,怒喝一聲:“長纓槍可以拿去,醋葫蘆不能給。”這便是民間流傳的“繳槍不繳醋葫蘆”的由來。
 
  另外,晉人從軍,腰里總要掖著一只醋壺子。戰(zhàn)斗中抿一口家鄉(xiāng)醋,將士就會越戰(zhàn)越勇。若是打了勝仗,則舉壺痛飲;若是打了敗仗,則“寧繳槍桿子,不繳醋壺子”。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