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網(wǎng)訊】夏天到了,空氣濕度大,非常適合病原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人們應警惕“食物中毒”。“食物中毒”主要是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急性胃腸炎癥狀。因而,在日常飲食中,我們應該格外注意飲食的新鮮,謹防“病從口入”。
吃什么,須謹慎
想要有健康的飲食,那么挑選新鮮營養(yǎng)的食材是第一步,而挑選食材也有很多“小竅門”。挑蔬菜時,應盡量選擇深色綠葉蔬菜。大棚內(nèi)的蔬菜遠比直接光照作用下生長的好看誘人,葉子顏色淺,但營養(yǎng)成分遠不及自然生長的應季蔬菜。
此外,蠶豆、豌豆等豆類食品也因其富含蛋白質(zhì)而受到家長追捧。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研究所的專家特別提醒家長,夏天兒童在食用這3種豆類食品時,一定要慎重,尤其是3歲以下的幼兒。家長在讓孩子進食毛豆、蠶豆和豌豆時,一定要確定已將食物完全煮熟,使食物中的植物化學物被完全破壞,避免孩子會出現(xiàn)皮膚發(fā)黃的現(xiàn)象,發(fā)生黃疸等不良反應的狀況。
夏天,海鮮上市,鮮美誘人,不能盲目圖“鮮”。吃了半生不熟的海“鮮”,美了嘴,可苦了腸胃。吃海鮮時應該煮熟、炒熟或炸透后再吃。
怎么吃,須謹慎
夏季為了消暑解渴,人們大都喜歡食用清涼爽口的冰鎮(zhèn)食物。綠豆湯、涼菜等紛紛占據(jù)了餐桌的大半份額。如果不控制食量,天氣一熱就大吃冰鎮(zhèn)食品,容易出現(xiàn)胃痛、腹瀉等癥狀。此外,過于寒涼的飲食還會降低身體的免疫力,給感冒等其他疾病造成可乘之機。
專家對此表示,夏季飲食莫“貪涼”。夏季雖然熱,但是發(fā)寒的食物以及冰鎮(zhèn)食品對脾胃虛寒的人而言不宜多吃。吃任何食物都應當適可而止。比如,綠豆是解毒的,但是考慮到胃的承受能力,不可以吃過多的綠豆制品,一些有寒性胃病的人尤其要注意。市場上熱銷的一些罐裝涼品等,在食用時也要注意,最好不要空腹吃,一旦出現(xiàn)胃痛,應暫停食用。而且,脾胃虛寒的人一般不建議吃冰鎮(zhèn)食物。
此外,像冰棍、冰淇淋等冷飲,也需有節(jié)制食用。過度食用冷飲,會把胃液稀釋,造成胃中正常菌群的紊亂,降低了局部抵抗力,為致病菌的侵入創(chuàng)造條件,容易發(fā)生腹瀉。值得提醒的是,有些兒童和年輕人常吃完冷飲馬上吃飯,然而這樣的飲食順序,會對健康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最好與正餐間隔30分鐘再食用冷飲。同時,也不可在大汗后立即吃冷飲或涼食。
怎么存,須謹慎
對于上班族而言,在午餐時叫上幾個同事,點份美味可口的外賣已是“常態(tài)”。而當下各類外賣APP的興起,儼然也給眾多白領提供了便捷。但是,在吃外賣時,我們應該注意飯菜的新鮮度,購買合格的盒飯應盡快食用,所放置時間不宜超過4小時。此外,盡量不要購買路邊攤販出售的自制熟肉、涼拌菜、豆制品。在快餐在運送過程中,應配備必要的冷藏設備或保溫箱,以保證食物的新鮮。
說到如何來存放食物,很多人自然地想到了“冰箱”。冰箱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家用電器,主人在每天給它“喂食”的同時,也要定期給冰箱來次大掃除,一般三個月左右就需要給冰箱做一次“大掃除”。長期封閉的冰箱會有細菌殘留,影響食材質(zhì)量和食用者的身體健康。短期內(nèi)食用的生肉應放在冷藏室下層,暫時不食用的肉類應放入冷凍層。對冷凍肉類、速凍食品等拿出解凍后,不能再放入冰箱二次冷凍,否則易滋生細菌和變質(zhì)。帶氣飲料、啤酒等不能放入冷凍室,否則容易發(fā)生爆炸。其實,很多食物都不宜長期儲藏在冰箱,為了保鮮和食用安全起見,應及時食用。
Tips:
如何預防“食物中毒”
1食品認準了再買
選購食品特別是一些熟食制品時,一定要觀察是否新鮮,是否符合衛(wèi)生要求等。購買肉菜瓜果,要注意新鮮干凈,要買經(jīng)檢驗合格允許上市的“放心肉”、“放心菜”。
2生、熟食品應分開
加工操作過程中用的刀、砧板、抹布等炊事工具,要生熟分開,做到專用。操作熟食用的工具應注意,每次用后要清洗干凈。熟食刀用后揩干,用前消毒。抹布使用過程中經(jīng)常搓洗,用后洗凈晾干。盛放食品用的容器應生熟分開,每次用后清洗干凈。用前應用水煮沸或藥物消毒,避免食品重新受到污染。
3衛(wèi)生習慣很重要
日常做飯盡量本著“吃多少做多少”的原則,盡量不剩飯菜。制備食品的任何用具表面需保持干凈,洗碗池定期清潔消毒,接觸廚房用具的抹布每天消毒晾干,餐具認真消毒并妥善保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