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餐桌都放著兩個瓶子:鹽瓶和胡椒瓶。筆者對第一次在一個豪華的城堡賓館吃的那頓“盛宴”至今難忘。當時國內某省省長帶領了一個陣容強大的招商團到英國。按照中國的標準,當天的晚餐只可以說是便飯一餐。三道菜,其中每人一盤的大菜是一塊大概二兩重的蒸魚,旁邊是一抹綠色的配料———菜汁土豆泥。嘗一下,白色的魚和綠色的土豆泥都沒有什么味道,想要味道,只好加鹽和胡椒。
偶然間,在市面上發(fā)現(xiàn)了一本有關英國人飲食的書讓我對英國人在吃這方面的“講究”恍然大悟。不說別的,僅僅看書名就那么抓人———《糙食不列顛:英國人是如何弄壞自己的胃口》,女作家喬娜 布利絲曼這部力作中的一些數(shù)字和事實就讓人耳目一新。
在這個擁有被施羅德、普京、希拉克和布什等“國際明星”當笑話說的食品的英國,竟然有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豐富的食品書籍和電視專欄節(jié)目。
英國一個叫德麗雅 史密斯的女子從1973年開始在電視臺做了一檔“如何做菜”的烹飪基礎課節(jié)目后寫了本烹飪書,到2003年她宣布退休,竟然賣出了1000萬冊,要知道———英國才6000萬人口!
雖然英國人喜歡看烹飪電視節(jié)目、買烹飪書籍,但到頭來還是進超市買三明治、面包和半熟食品,回家一熱了事。
《糙食不列顛》的女作者在書中就說,美國人與法國人、意大利人合伙向英國飯發(fā)動進攻,讓人有被朋友“背叛”的感覺。
有數(shù)據(jù)顯示,英國1/4的家庭沒有全家共用的餐桌;英國20%的父母與子女共進晚餐;1/3的英國人表示因為懶得擇洗,他們不吃蔬菜;2/5的英國病人到醫(yī)院是因為營養(yǎng)有問題;英國人吃掉了全歐洲油炸薯條銷售總量的51%……
中國人或亞洲不少國家的人肯定不理解,在英國,經常上電視、廣告等的名流中竟然有幾個星光熠熠的大廚。廚師名流中最閃亮的要數(shù)蘇格蘭的名廚大腕戈登 拉姆齊和杰米 奧利弗。這些大廚不但有自己的明星餐館,還有自己的網站,網站里博客、錄像、圖書介紹、最新菜譜、熱點話題一應俱全。
在2006年英國保守黨年會的一個邊緣研討會上,這個有望能取代工黨執(zhí)政的在野黨的黨員們竟然討論了一個讓我這個中國人不知如何是好的話題:杰米 奧利弗是不是民族英雄?
這位1975年出生的英國小伙子是一個名氣很響的廚師。他因為鼓勵在中小學推廣健康食物,排斥油炸食品而被不少家長認同。
英國人如此“小題大做”也不是沒有道理,中國人講“缺什么補什么”,英國人不會做飯,吃食糟糕,選一個廚師做“民族英雄”也不是沒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