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訊 12月5日,黃山市工商局經濟檢查執(zhí)法局將在近日查獲的總量達1903件、案值約20余萬元的生產銷售假冒“紅牛”飲料窩點案的案卷材料移送給了市公安機關進行立案偵查。該案為我省查獲的案值最大的假“紅牛”案。
今年以來,該局向公安機關移送涉罪案件線索5件,促進了行政執(zhí)法與刑事司法的有效銜接。在行政執(zhí)法實踐中,該局主動作為,積極加強與公安、檢察機關等司法機關聯(lián)系,規(guī)范涉罪案件移送程序,加大涉罪案件移送力度,切實增強法律執(zhí)行效果。
暢通溝通交流渠道。該局與市公安、檢察機關建立了聯(lián)席會議、信息共享、案件通報、法律咨詢、案件移送等工作機制。遇有重大案件,及時商請公安、檢察機關召開座談會,面對面的咨詢、探討、溝通,理清行政違法與刑事犯罪的法律界限,規(guī)范了涉罪案件的移送工作,提高了移送效率。
建立聯(lián)合行動機制。對查獲的案件線索,涉及案值較大,有可能達到刑事追訴標準的,及時與公安機關溝通,采取聯(lián)合行動的形式,確保對涉嫌犯罪當事人的及時控制,達到從快從重打擊違法經濟犯罪活動的目的。在查處一起在建裝飾工程使用假冒侵權通訊材料案中,涉案當事人不僅拒不在調查詢問筆錄上簽字,并當夜拆除轉移和藏匿商標侵權通訊材料。該局及時邀請公安干警到場,提前介入,查扣了用于運輸轉移通訊材料的車輛,將涉案人員帶至公安機關調查詢問,加大法律威懾力,為此案的順利查處找到了突破的方向。
確保移送案件質量。對執(zhí)法中發(fā)現(xiàn)涉罪的案件,該局有針對性地收集和提取證據,做好現(xiàn)場檢查、取證、調查、詢問等工作,查清案情、固定證據、完善程序,為公安立案調查提供基本證據材料。移送的生產銷售假冒“紅牛”飲料窩點案中,該局執(zhí)法人員在現(xiàn)場檢查中,看到幾個尚未罐裝的完好“紅牛” 空罐,敏銳地意識到這不是一件普通的售假案,而是有一個生產加工的窩點。于是立即商請公安機關介入指導調查,為公安機關對案件的后續(xù)調查工作固定了有效證據,確保了移送案件質量。(黃山市工商局經濟檢查執(zhí)法局 錢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