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國家食藥監(jiān)總局發(fā)布腌臘肉制品的消費提示

   2017-08-22 2160
核心提示:核心提示:7月10日,國家食藥監(jiān)總局發(fā)布腌臘肉制品的消費提示。
    腌臘肉制品是指以鮮(凍)畜、禽肉或其可食副產品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輔料,經腌制、烘干(或曬干、風干)等工藝加工而成的非即食肉制品。腌臘肉制品因風味獨特而廣受歡迎,其中以中式火腿、臘肉、臘腸、板鴨、清醬肉、咸肉、風干肉等最具代表性。由于腌臘過程,原料在加工環(huán)境中暴露時間較長,成品不經殺菌處理且脂肪含量偏高,因此消費中應注意其腐敗風險。

 

    一、自制講科學

 

    家庭自制腌臘肉制品時,一是要選擇有質量保障的原料肉,商超或農貿市場購買的肉應具有檢疫合格證明,避免使用色澤和氣味異常的原料肉;二是要選擇在合適的時節(jié)進行加工,秋冬季節(jié)氣溫普遍較低,空氣濕度較小,不僅有利于水分的散失及風味的形成,而且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長;三是要避免鼠蟲的危害,做好防護措施。

 

    二、選購看細節(jié)

 

    應在正規(guī)商場和超市購買腌臘肉制品,選擇包裝完好、標簽標識清晰、感官正常、保質期內的產品,避免購買脹袋、包裝破損、外觀發(fā)生變化或產品表面明顯有菌斑的腌臘肉制品。

 

    三、保存要適當

 

    腌臘肉制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能為微生物生長提供良好的營養(yǎng)物質;同時,腌臘肉制品中的脂肪較易氧化,進而會影響產品的感官品質和食用安全性,因此腌臘肉制品一般需密封包裝、隔絕氧氣、保持干燥、低溫貯存和避免陽光照射。

 

    四、食用按說明

 

    多數腌臘肉制品屬于生肉制品,應避免和熟肉制品發(fā)生交叉污染。食用時,應嚴格按照烹制方法進行加工,要做到完全熟制后再食用;拆包裝后的產品應冷藏或置于陰涼干燥處,并盡快食用。多數腌臘肉制品含鹽量偏高,應合理食用。對于有明顯“哈喇味”、外觀發(fā)生變化或者有明顯微生物生長的產品應禁止食用。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