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懷市是貴州白酒的主產地,這里的白酒產量和產值占到整個貴州的八成以上。仁懷市經濟貿易和酒類管理局黨組書記歐先奇告訴筆者,近一兩年來,來該市投資白酒的企業(yè)就有50多家,其中不乏華潤、中糧這樣的大型國企,投資額逾100億元。預計在“十二五”期間,累計在仁懷白酒領域的投資將達到500億元。
筆者調查獲知,省外資本大舉搶灘貴州酒業(yè)市場的背后,是打造“茅臺第二”的雄心。事實上,在對外宣傳中,不少企業(yè)都在打“茅臺第二”的擦邊球。
外來資本扎堆貴州白酒
貴州國臺酒業(yè)有限公司是天津天士力公司于1999年在收購茅臺鎮(zhèn)一家老字號釀酒企業(yè)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企業(yè),如今已成為政府授牌的“茅臺鎮(zhèn)第二大釀酒企業(yè)”。
筆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繼天津天士力之后,湖北宜化、華澤集團、佛山圓邦、泉州萬祥、海航等諸多知名企業(yè)都在近兩三年內相繼進軍貴州。與民間游資入主貴州酒業(yè)市場進行貼牌銷售不同,這些知名的省外大型企業(yè)從進軍貴州的那天起,就注重釀酒基地建設,它們通常的做法是緊盯貴州的傳統(tǒng)白酒品牌投資,然后進行車間改造,擴大產能規(guī)模,逐步打造品牌。
據仁懷市經濟貿易和酒類管理局透露,最近這兩年,來仁懷投資白酒的外來資本呈現出前所未有的井噴之勢。
筆者在貴州省工商部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省注冊登記的規(guī)模以上白酒企業(yè)就達527家。而坊間普遍認為,如果把那些小酒坊和貼牌企業(yè)算在內,貴州的酒企數量當在1200多家,這些酒企至少有一半為外來投資。
“茅臺第二”引爭議
有意思的是,在或隱或顯的宣傳中,這些外來投資者均愿意自稱“茅臺第二”。
國臺酒業(yè)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春新說,在2010年,國臺酒的銷售收入已突破10億元,“無論是銷售業(yè)績、占地規(guī)模,還是品牌影響力,國臺酒絕對是無可爭議的‘茅臺第二’。”張春新介紹,天士力近期將追加在黔投資30億元,“十二五”期間,力爭將國臺打造成上市公司。這樣,在貴州白酒業(yè),只有茅臺和國臺兩家上市公司,“我們一定是名副其實的‘茅臺第二’。”
2009年,華澤集團以8250萬元成功拍得貴州珍酒。這個貴州茅臺當年實行異地實驗、擴大產能的酒品,在被華澤集團收購后的對外推介中被冠以“異地茅臺”的名頭,有“除了茅臺就是珍酒”之意。泉州萬祥收購貴州董酒之后,一直在市場宣傳中強化“永久列為國密”、“董酒和茅臺是貴州省目前僅有的兩大國家名酒”。而在2010年入主貴州懷酒的海航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坦承,除了看重懷酒的獨有醬香品質外,更看重其“赤水河畔二茅臺”的品牌定位。
廣東佛山圓邦投資有限公司在貴州投資興建的長信酒業(yè)公司,對“茅臺第二”的品牌解讀很是獨特。該公司總經理許留清在接受采訪時稱,“茅臺第二”其實無關乎品牌沉淀,長信酒是一個新品牌,它也可以就是“茅臺第二”。
“因為此前沒有人敢稱為第二,那我們來做第二就是了。這個概念喊響后,對推介和打造我們自己的品牌大有益處。我們也沒有欺世盜名,我們的規(guī)模不小,產地和茅臺酒同源,香型和茅臺一致,有什么不敢叫‘茅臺第二’的?”在許留清看來,大膽地喊出“茅臺第二”的口號,其實更突出了茅臺帶頭大哥的地位。
但貴州金沙回沙酒業(yè)有限公司總經理孫長旭不敢茍同上述說法。“‘茅臺第二’決不僅僅是個品牌問題,更要看重它的基酒存量規(guī)模,只有當基酒產能規(guī)模上了檔次,才能去做‘茅臺第二’的夢。現在,我們的基酒產能已超過了習酒和郎酒,我們都沒敢稱第二,其他人更沒資格自稱‘茅臺第二’!”
孫長旭認為,自稱“茅臺第二”是個陽謀,有明顯的借用茅臺自我炒作之嫌,真正想成為“茅臺第二”必須靠自身實力,不是靠一兩個空洞的口號來實現的。2007年,湖北宜化收購金沙酒廠后,把經營重心放在了基酒的產能擴容上,這家酒企到2012年可實現2.4萬千升的產能,“十二五”末可達到3萬千升規(guī)模。“要講實力我們才是第二,但我們還不敢叫‘茅臺第二’。茅臺是一艘航空母艦,我們是一艘護衛(wèi)艦,或者是航空母艦上的一架艦載機。”孫長旭對其他酒企爭當“茅臺第二”表示極為不屑。
“國臺、金茅、黔臺等,僅僅聽這些名字就可略見一斑,說到底就是想沾茅臺的光。”一位業(yè)內人士說,在貴州酒名中含有“茅”、“臺”二字的品牌不下幾十家,“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與外來者不同,在貴州,坊間傳說已久的茅臺前身賴茅、王茅、華茅的后人們雖然大多都在從事白酒行業(yè),但他們仿佛并不過分強調“茅臺第二”的身份識別。在他們看來,只要在推介中強調自己是茅臺的鼻祖,比爭個“茅臺第二”管用得多。
政府對“茅臺第二”未置可否
貴州省的官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普遍表示,“茅臺第二”的概念決不僅僅應該屬于哪一個具體企業(yè),它應該代表著貴州白酒產業(yè)集群。在《貴州省白酒產業(yè)“十二五”發(fā)展規(guī)劃》里,政府上下關于白酒產業(yè)的品牌發(fā)展規(guī)劃的提法是,“把茅臺酒打造成世界蒸餾酒第一品牌”,注重茅臺品牌的引領作用,從而形成“貴州白酒”產業(yè)集群。從這個意義上說,“貴州白酒”是繼“茅臺”之后的又一個集體品牌。作為全省主管酒業(yè)發(fā)展的部門,貴州省經信委主任王江平說,對“貴州白酒”這一概念將予以強化政策引導,優(yōu)化培育扶持。
王江平介紹,自2010年起,貴州省已恢復全省名優(yōu)白酒的評審工作,支持白酒企業(yè)創(chuàng)優(yōu)創(chuàng)牌,并對重點白酒品牌實施重點培育和重點扶持,取消不合理收費,降低企業(yè)稅負水平,探索酒類企業(yè)利用窖藏酒進行資產抵押,組織專項資金用于企業(yè)技改擴能、流動資金、品牌建設、兼并重組,并向重點企業(yè)進行資金傾斜,鼓勵白酒企業(yè)并購。
據了解,貴州白酒產業(yè)的發(fā)展目標是,到2015年,全省白酒產量確保80萬千升,總產值確保1300億元,新增6—10個中國馳名商標和一批著名商標;到2020年,占全國白酒市場份額達到20%。據了解,該部門正有序對接各大銀行,積極組織相關資金用于白酒企業(yè)。按照這樣的部署,習酒、金沙回沙酒、安酒、鴨溪酒、青酒均在產能、技改、品牌建設上分獲幾億元資金扶持。
“貴州現在進入白酒發(fā)展的黃金時代,我們看到了很多機會,卻無法抓到,說到底是因為我們的規(guī)模和基礎還不行。”面對政府的資金扶持,受訪的一些小企業(yè)主表達了些許遺憾情緒。“現在我們最大的心愿就是努力做大,期待著哪一天能像習酒那樣被茅臺收購。”在貴州貼牌銷酒的浙江商人鄭阿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