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diào)查顯示,過去5年果蔬汁復合增長率高達近兩成,吸引多家巨頭投資。但是由于標準有待明確,各種形形色色的“果汁”也在大打擦邊球爭食市場,本來備受推崇的“純果汁”發(fā)展更是落后行業(yè)水平。
圖/CFP
本報訊 夏日來臨,記者在廣州市面看到帶有“果”、“蔬”或畫上水果圖案的飲料紛紛被擺放在貨架最顯著的位置,由于標準有待明確,各種形形色色的“果汁”也在大打擦邊球。
市面:
飲品用添加劑代替水果
記者昨日在超市看到,果汁類飲料有的叫“果汁”,有的叫“果汁飲品”,有的叫“果味飲料”,更有的直接用上“鮮果”字樣,但是配料差別很大。
如某品牌飲料在包裝上印有雪梨,“雪梨味”字樣還用了紅色標出。但是細看,它的配量表里沒有任何雪梨成分。更有一款居然是50%的蔬菜汁兌50%果汁,但是號稱“100%”,這樣的加法讓人費解。
消費者龐小姐說,她不想喝有汽的飲料所以選購果汁,但是一向不會留意配料表,選購全靠品牌和價位。“如果銷售人員推薦‘純橙汁’,我也會心動,但是不太懂分辨。”
業(yè)內(nèi):
“純果汁”暫為百姓叫法
今夏業(yè)內(nèi)增加了對果汁的投資,百事可樂在全國最少8個城市推出“純果樂100%”果汁,和定位中高端的都樂牌一起推行雙品牌策略??煽诳蓸钒l(fā)布有10多種營養(yǎng)元素的果汁飲料“美汁源10分V”,光明也在廣州上市了冷藏果汁,匯源在浙江建立首個基地。
不過由于門類眾多消費者?;煜?,不同濃度果汁三者成本雖然差別能達數(shù)倍,卻存在很高需求替代性。調(diào)研公司Euromonitor昨日給本報的數(shù)據(jù)顯示,過去5年中國果蔬汁的復合增長高達17.2%,去年突破118億千升,可是純果汁5年內(nèi)復合增長率只有11.4%,是果汁類飲料中增速最低的。
暨南大學食品研究中心主任傅亮對本報表示,“純果汁”暫時只是老百姓和市場分類的一個叫法,意指“除了水果本身什么都不加”,但在2008年實施的《橙汁及橙汁飲料》國標中,并沒有純果汁一說,只有非復原橙汁(鮮榨)、復原橙汁(濃縮還原)和橙汁飲料(果汁不低于10%),其中復原橙汁更允許加入香精、香料和維生素。
專家:
果汁保存期越短就越好
中山大學營養(yǎng)學系教授蔣卓勤對本報記者說,“假如果汁是鮮榨的,那么原果汁含量高,當然比較好。”但是蔣卓勤說,對于調(diào)配的果汁,外表往往看不出成分,當中營養(yǎng)就可能打折扣了。此外,要少選購含有防腐劑和調(diào)味劑的果汁,一般果汁中防腐劑越少,保質(zhì)期就越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