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滬浙魯豫蔬菜滯銷 農民自毀百萬斤蔬菜 市場菜價依然高位

   2011-04-23 中國食品網中食網9830

    暴露出"種菜難賺錢,買菜不便宜"的流通怪圈

    日前,濟南菜農韓進因無法承受菜價下跌自殺,引發(fā)人們對"菜賤傷農"的關注。在北京,一些菜農為少賠錢,把成片油菜鏟掉。雖然蔬菜批發(fā)價持續(xù)走低,市民卻感覺菜價居高不下。面對"種菜難賺錢,買菜不便宜",農業(yè)部昨日緊急通知要求幫助菜農尋找銷路,商務部要求拓寬流通渠道降低成本。

    昨日,雨后放晴,太陽西照,田間充滿泥土氣息。

    34歲的梁平迎著太陽,貓腰進入一個油菜大棚。

    大棚里大片的油菜,已被鏟掉。

    "菜價太低,鏟掉還能少賠點。"他說。

    賣菜錢不夠工人工資

    4月18日那天,油菜價跌到每斤5分。菜農梁平說,每斤油菜必須賣到6毛錢,他才保本。

    油菜種的比往年多,這是他下的一個賭注。

    梁平是四川人,在北京干過廚師,三年前轉而種植大棚蔬菜。

    大興區(qū)長子營鎮(zhèn)朱莊村北新農村蔬菜示范園區(qū)內,他有70個蔬菜大棚。

    今年,他種的蔬菜種類不多,只有空心菜、菠菜、茴香、油菜、蒿子稈和木耳菜。

    "種菜有時候就得賭,賭上了,這個菜今年可能就好賣".梁平說。

    但是,他賭輸了。

    去年油菜的價格一直比較堅挺,能賣到每斤一塊七八。但今年,油菜最高也只能賣到每斤1毛5.4月18日那天,油菜價更是跌到了每斤5分。

    前不久,梁平請了12個工人收割一個大棚里的油菜,每個工人工作了9個多小時,人均工錢是63塊,中午請工人吃饅頭花了20元,一共是780塊,而整個大棚收割的6000多斤油菜賣給田間收購者,只收到600多塊錢,賠了近200塊錢。

    "越賣越虧。"梁平說,不如鏟掉不賣。鏟油菜,他最多支付100元人工錢。要是算上大棚租金、種子、化肥等成本,每斤油菜必須賣到6毛錢,他才保本。

    所有蔬菜批發(fā)價都在跌

    商務部數據顯示,4月11日至17日,全國18種蔬菜平均批發(fā)價格比前一周下降9.8%,三周以來已累計下降16.2%.

    在蔬菜示范園內,還有其他幾戶菜農。園內的土溝邊上,能看到成堆的被遺棄的油菜。梁平說,鏟菜的不僅僅是他一家。這些鏟掉的油菜,要曬干后再燒掉。

    梁平種的蔬菜里,不止是油菜,所有蔬菜價格,都下跌十分厲害。

    商務部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11日至17日,全國18種蔬菜平均批發(fā)價格比前一周下降9.8%,三周以來已累計下降16.2%.

    在梁平的地里,菠菜只收割了1/6,剩下的菠菜,都已經長到了膝蓋處,又老又黃,中間的野草叢生。

    "懶得管了,任由它們自個長,等收拾到這個棚子了,一并把菠菜給收拾掉。"梁平說,不管的話,還能省去化肥錢,人工錢。

    梁平說,他買了摻假的種子,一畝茴香,只有一半的種子冒出土。這令他雪上加霜。

    梁平承包的70個大棚,最早共有5個合伙人。去年9月份,賠錢了,一個合伙人退出。春節(jié)后,還是沒賺錢,又有兩個合伙人退出。

    梁平說,要是夏天,菜價還是上不去,今年肯定又得賠錢。

    他的另一個計劃是,把大棚轉租出去,剩下幾個做開心農場,讓城里人來認領土地。

    層層加價市民稱菜貴

    0.35元的進菜價,到市民手里成了1.5元。市民張女士說菜價一直都很貴,無法想象菜農因價格低自殺。

    蔬菜能賣什么價,不是菜農能決定的。梁平說,每天都有十多個收購者開著廂式貨車到大棚來轉一轉,梁平從中挑一個出價最高的。

    收購商梁華是河南人,做田間收購已有5年。晚上12點至次日凌晨一兩點,他在十里河大洋路批發(fā)市場出售。梁華說,去年一車蔬菜能賺到300多元。但今年,一車蔬菜只能賺到100-200元。

    昨日下午3時,新發(fā)地農產品批發(fā)市場內,蔬菜銷售商韋繼亮守在一貨車卷心菜旁。

    這一車菜共計4萬斤,從江蘇沛縣拉到北京的,收購價是0.1元一斤,在新發(fā)地市場內,他批發(fā)的價格是0.26至0.28元一斤。"價格不是個人定的,市場就這個行情。"

    韋繼亮說,卷心菜從菜農地里到市民手里至少要經過3關:第一級批發(fā)商、第二級批發(fā)商和菜市場商戶。

    韋繼亮就是第一級批發(fā)商。從韋繼亮手中買走了1200斤卷心菜的二級批發(fā)商說,他主要向昌平區(qū)的幾個菜市場供貨,0.26元一斤的價格購買,再以0.35元一斤的價格賣給菜市場商戶。

    昨日下午6時,東城區(qū)東花市的兩個菜市場,卷心菜的售價是1.5元一斤。

    0.35元的進貨價,到市民手里,怎么成了1.5元呢?東花市樂家菜市場的一位菜商表示,菜價是由商戶自己定的。他從批發(fā)商那里批發(fā)的價格為0.5到0.6元一斤。"為了保持菜看起來鮮亮,我要把外面的葉子剝掉,這也是我要考慮的,所以才加價1元。"

    "菜價一直都很貴啊,"市民張女士說,她無法想象,竟然有菜農因為價格低而自殺。

    農業(yè)部門幫菜農尋銷路

    菜農梁平說,他要逆向思維去考慮,"哪種菜今年不好賣了,我明年就多種點".

    昨日,針對近期部分地區(qū)、個別蔬菜品種出現(xiàn)滯銷難賣,農業(yè)部緊急部署做好當前蔬菜產銷工作。農業(yè)部要求各地農業(yè)部門高度重視,千方百計采取有效措施,幫助菜農尋找市場銷路,穩(wěn)定蔬菜生產發(fā)展。

    商務部日前表示,將發(fā)揮地方政府儲備和商業(yè)儲備的應急調節(jié)作用,臨時收儲一批卷心菜等具備短期貯存條件的"賣難"蔬菜。此外還將建立對接平臺,拓寬流通渠道,以及開展產銷對接,降低流通成本,和組織進行深加工等。

    新發(fā)地信息中心人員分析,從賠錢的部分品種來看,基本都屬于供大于求的現(xiàn)象。農民看到什么掙錢就一窩蜂似的種植什么,什么賠錢了就干脆不種了,到來年就出現(xiàn)兩種情況一是產量過剩,二是供不應求,隨之而來的后果就是價格的大幅波動。政府應該給農民提供更多的宏觀政策引導。

    "到底種什么賺錢,真的只能靠猜靠賭",梁平說,即使知道北京市場的蔬菜種植情況,他也沒法知道全國蔬菜的種植情況。

    示范園區(qū)的菜農種菜,一般還是選擇種他們自己所熟悉的菜品。梁平是四川人,喜歡種南方菜比如空心菜,山東河南的菜農,喜歡種油麥菜等等。

    梁平也想過,試過種一些特色菜。比如四川的折耳根(又名豬皮孔),也試過種豌豆尖、紫背天葵等。但是這些種子不適合北京的冬天,種上全死了。

    梁平說,今年他賭錯了蔬菜,如果明年還繼續(xù)種菜,他要逆向思維去考慮,"哪種菜今年不好賣了,我明年就多種點".

    專家說法

    "要命"菜價暴露流通怪圈

    專家稱菜價下跌大部分由菜農承受,而菜價上漲則由消費者買單

    據新華社電 濟南菜農韓進因"8分錢一斤卷心菜"自殺,暴露出"種菜難賺錢,買菜不便宜"的流通怪圈。

    春節(jié)期間持續(xù)攀高的菜價近期為什么突然"跳水"?濟南市唐王鎮(zhèn)鎮(zhèn)長李延德說,今年北方天氣異常,"北方菜"提前上市增加供給。加上近期市場上關于"大葉蔬菜更容易沾染核輻射"的傳言,影響了銷路。

    另外,受去年冬季菜價高漲影響,今年菜農的種植積極性提高,其中不乏盲目擴大種植面積。

    山東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藺棟華分析認為,菜價下跌大部分會由菜農最終承受,而菜價上漲則由消費者買單。流通環(huán)節(jié)過多,每道加價10%至15%以上,價格必然翻番,有的甚至上漲數倍。

    專家提出,權衡抗通脹和提高農民收入的關系,宏觀調控要重在落實"兩保",即菜價較低時優(yōu)先保障菜農利益;菜價較高時保障城市低收入群體利益。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