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色视频APP_免费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_最新免费av网址在线播放_亚洲欧美一级夜夜夜夜爽W

中國食品網

游資被套大量拋售 菜農虧本苦不堪言

   2011-04-25 中國食品網中食網3700

    "蒜泥狠"、"姜你軍"、"蘋什么"似乎還在眼前,入春以來,蔬菜、水果價格卻驟然掉頭向下。中國證券報記者在山東蔬菜主產地調查發(fā)現,在眾多農產品中,大白菜、大蔥、蘋果等前期囤積炒作品種紛紛出現大量滯銷,價格一跌再跌。這也從側面反映,去年農產品價格大漲不是真實的消費需求,而是游資炒作所致。然而,被游資拖累的并不僅是投機者,囤積品種大量拋售也拖累了廣大菜農正常的蔬菜銷售,低價菜讓菜農們血本無歸,苦不堪言。

    菜農幾乎血本無歸

    在壽光紀臺鎮(zhèn)一個種植白菜的大棚里,白菜已經基本收完。菜農老呂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大部分菜都是按照3分錢一斤的收購價賣的,"很多菜其實就是直接扔了,一個大棚三畝地的白菜,能收20000多斤,最后只賣了400塊錢。"

    濟南唐王鎮(zhèn)司家村卷心菜種植較多。當地村民顏寶福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今年賣相好的卷心菜收購價格是兩毛五,不好的就沒價了,給錢就賣。相比跌幅明顯的白菜、菠菜等葉菜,其他蔬菜收購價也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前一段還能賺點的西紅柿、黃瓜也一天比一天賤,尖椒也就塊數錢一斤,茄子才3、4毛錢。芹菜、大蔥更不值錢了,很多干脆爛在地里算了。今年種菜的沒有不虧的。"顏寶福說。

    不僅在山東,近一個月以來,全國蔬菜價格都呈現跳水式下跌。據農業(yè)部監(jiān)測,上周全國286家產銷批發(fā)市場19種蔬菜平均價格為每公斤2.66元,環(huán)比下降11.4%,同比下降11.4%.與上周相比,蔬菜價格跌多漲少。其中,蒜薹、青椒、萵筍、油菜和豆角降幅較大,分別下降19.1%、18.0%、16.8%、15.9%和14.5%.

    在菜農眼中,這么低的蔬菜售價基本上等于白扔。老呂告訴記者,種植一棚白菜,光肥料加起來就2000多塊錢。種子需要300-400塊,農藥再用300-400塊,加上澆地的成本,要5000多塊,再加上做大棚就要2萬多塊錢,大棚的薄膜兩年一換,草簾子也要換,這些都是成本,最后算下來一斤白菜的成本在2毛錢左右,這還沒把人工成本算上。

    對于今年蔬菜驟然降價的原因,許多菜農表示,今年蔬菜產量還不錯,尤其是白菜等蔬菜的供應量很大。由于氣候因素,南方、北方的葉菜幾乎一起上市,南方菜繼續(xù)維持供應,量遠遠大過往年。

    然而盡管供應大幅增加,但批發(fā)商收購積極性并不高。"現在油價每升7塊多,司機工錢每月上漲到近3000元,我還要跟車、裝卸貨,車子要保養(yǎng)、維修,什么都得花錢。我們的利也很薄,有時候一車菜就賺個百十塊錢,還不夠油錢。不是我們不愿意收,實在賺不著錢。"長期從濟南郊區(qū)向濟南匡山蔬菜批發(fā)市場運貨的王師傅告訴記者。

    炒作資金出逃

    業(yè)內人士介紹,受季節(jié)因素影響,每年到這個時候蔬菜價格下降都比較明顯,但一般是"五一"之后拱棚蔬菜上市,菜價才會明顯下來,像今年這么早就出現價格暴跌比較反常。

    以白菜為例,雖然價格下降很快,但山東省蔬菜協會數據顯示,從種植面積上來看,去年相比前些年并沒有增加太多。2009年山東白菜種植350萬畝,去年種植不到370萬畝,菜價波動并不完全是由于菜農盲目種植引起的。

    老呂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去年10月一個批發(fā)商曾找到他,想以每畝3000元、每斤約0.3元的價格收購他的大白菜,但當時正值韓國"泡菜危機"時期,一棵白菜能賣到幾十元,國內每畝白菜的包銷價格也炒到2500多元。"再給我每畝3000元的價格,我當然不舍得。"

    在各路客商爭相囤積時,大白菜的收購價格迅速從0.3元/斤左右漲到了0.4元/斤以上。但當白菜入冷庫后,價格就再沒漲過,而是一路走低。即便在今年春節(jié)期間,白菜凈出庫價也不過0.24元/斤,絕大多數白菜囤積商在收購完成之后就開始賠錢,沒有翻身的余地。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金鄉(xiāng)的冷庫主那里了解到,目前存在庫中的白菜有不少是大客戶"不要的",用來充抵冷庫費。當時白菜收購價是每斤0.4元左右,再加上運費、冷庫費、人工費等,成本到了0.7元/斤左右。而出庫的凈菜價格頂多在0.1元每斤左右,再加上損耗,合計每斤毛出庫價才1分錢左右。

    除大白菜以外,去年被高價囤積的"蘋什么"今年也成了"燙手山芋".據統(tǒng)計,威海當地83家冷庫中原有蘋果庫存20萬噸,庫存量與去年相比,增加了30%左右。與此同時,大連蘋果遭遇了銷售緩慢的尷尬局面,大連15家出口企業(yè)的滯銷總量達到3萬噸。對于蘋果批發(fā)商來說,如果這些蘋果過了5月份還沒批發(fā)出去,在今年新蘋果上市前,恐怕只能虧本處理了。此外,去年高價囤蘋果的還有一些炒家,他們專門從果農手中大量收購囤積起來,再提價賣給缺貨的批發(fā)商,在滯銷的情況下,這些囤貨炒家將比批發(fā)商虧得更多。

    據報道,內蒙古武川縣的土豆也碰到了類似情況。去年9月,內蒙古土豆開賣,很快遭遇搶購,收購價在一個月內從0.6元/斤漲到1元/斤。這些被搶購的土豆沒有進入市場,而是被人囤起來了。然而讓囤積者想不到的是,去年底土豆價格就開始下跌,并出現了大量土豆滯銷的情況。據當地供銷社估計,全縣目前還有一億斤土豆沒有銷售出去,占全縣全年土豆產量的35%-40%.

    實際上,今年以來跌幅比較深的蔬菜、水果大多是去年游資囤積炒作的品種。而今年囤在冷庫里的貨物將大量腐爛,因此集中出貨導致市場供應量猛增。這也從反面說明,去年農產品價格大漲不是真實的消費需求,而是炒作的囤積所致。

    建立蔬菜保障機制

    縱觀近幾年的農產品市場,可以發(fā)現難以走出"菜賤傷農,菜貴傷民"的怪圈。分析人士指出,造成這兩種情況可能與目前國內農產品的流通模式有一定關系?,F在國內農產品從產地到消費者餐桌,主要環(huán)節(jié)是農戶-經銷商采購-批發(fā)市場-分銷商-零售商。農戶與消費者之間隔了很多層,信息不暢,流通渠道也不暢,客觀上給中間商囤積炒作創(chuàng)造了條件。

    山東省商務廳市場運行處副處長郭宏偉認為,要真正實現農超對接并不容易,現在不管是超市還是農民都有對接要求,但面臨的實際問題卻是兩者根本無法實現有效對接。超市對蔬菜的需求量很大,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所能提供的產量根本無法滿足超市的需求,只能增加中間環(huán)節(jié),一步步傳導。"單純依靠提高信息水平、種植水平、流通水平、減少流通環(huán)節(jié)等可以緩解卻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關鍵在于解決農村農業(yè)生產力的問題。"郭宏偉說。

    此外,蔬菜農業(yè)保險機制也亟待建立。目前小麥、玉米都有補貼,但蔬菜投保并不完善。實際上,"蔬菜保險"今年已經破題,今年1月,上海安信農保公司在國內率先推出"冬淡青菜成本價格保險"產品,在國內率先探索以市場保險辦法解決"菜賤傷農".商務部近期表示,將支持菜農投保,建立救助機制。協同有關部門研究提出政策措施,推動菜農投保,引導蔬菜生產流通主體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長期穩(wěn)定的合作機制,防止"菜賤傷農",切實保護農民利益。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