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倍受追捧的惠氏、美贊臣、雀巢等奶粉品牌,將香港奶粉售價與廣州地區(qū)相比,同樣的產品價差達50元左右,部分品牌的某些產品,價差竟然超過了100元。價差最大的是雀巢超級能恩三個階段的奶粉,其中1階段的奶粉在香港百佳超市賣243港幣,而在廣州新港西的好又多超市竟賣310元人民幣,價差超過110元人民幣。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yè)研究員梁銘宣指出,香港和內地的奶粉標準是不一樣的,由于香港沒有設立嬰幼兒配方奶粉標準,因此香港公司都是按照國際食品法典來執(zhí)行的,而國內則按照我國食品標準來執(zhí)行生產。事實上,生產標準的根據不同或會造成部分消費者轉向香港地區(qū)購買奶粉,其奶粉市場的消費需求將增大,進而推高產品價格,然而為何香港地區(qū)的奶粉價格反而比內地便宜30%以上呢?
梁銘宣認為,相比于供需而造成的價格起伏變化來說,其他的成本因素影響更大,其中最顯著的成本差距在于關稅和運輸成本兩方面。從兩地關稅情況分析,香港是自由貿易港,沒有任何稅收,而國內進口關稅一般是10%~17%;另一方面是運輸成本,香港占地面積較小,奶粉從海關進口后運輸到銷售店面的路途較短,與國內產品運輸情況相比可謂是小巫見大巫,而這部分又占據了10%~20%的成本。
如此大的價差使消費者更愿意去香港境內購買奶粉,而這將導致部分市場份額的流失,也使國內奶粉廠商面臨較為嚴峻的競爭格局,中投顧問研究總監(jiān)張硯霖指出,自三聚氰胺事件爆發(fā)后,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信心就大打折扣,洋奶粉一度受到熱捧,目前香港與內地的洋奶粉價格差距大,這將導致部分在國內購買洋奶粉的消費者數量出現萎縮。
中投顧問發(fā)布的《2011-2015年中國奶粉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指出,中國奶粉市場有巨大的市場空間,我國每年新增嬰幼兒1000多萬,消費市場對奶粉的剛性需求較大,中國奶粉市場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