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8月份以來兩度拋儲,被看作是"少有的調控力度".在物價上漲壓力下,有關 部 門 陸續(xù)將儲備白糖、豬肉、大豆等農產品投放市場,以增加市場供應,穩(wěn)定農產品價格。
分析人士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拋儲旨在釋放穩(wěn)定價格的信號,隨著多種調控政策的實行,下半年農產品價格出現拐點的可能性比較大。
食糖
單月兩度拋儲致價格回落
22日,2010/2011榨季第八批20萬噸國家儲備糖投放市場,這是本月以來的第二次國儲糖拋儲,平均成交價格較上一次出現回落。截至此次拋儲,本榨季共計拍賣的國家儲備糖已達168萬噸。
從價格上來看,國儲糖成交價格呈 走 高 態(tài) 勢 , 似 乎 " 糖 價 越 拋 越高".8月5日,第七批20萬噸國儲糖競買平均成交價為7730元/噸,創(chuàng)下本榨季歷次拋儲之最。
據云南糖網的消息,第八批國儲糖平均成交價低于第七批的7730元/噸。長江期貨研究咨詢部經理黃駿飛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前期調控政策的效果不太明顯,現在經過連續(xù)拋儲之后,加上進一步擴大白糖進口配額等措施的出臺,"糖廠更買政策的賬了".
今 年 以 來 , 白 糖 價 格 保 持 著"糖高宗"的本色。據生意社的數據,8月中旬以來,國內一級白糖現貨價格超過7800元/噸,相比上月的漲幅達到5%.期貨市場上,白糖價格近期多次刷新歷史高位,目 前 近 月1 1 0 9合 約 價 格 維 持 在7800元/噸左右。
黃駿飛認為,現在政策的導向比 較 明 確 , 如 果 白 糖 現 貨 價 格 在7500元/噸以下,有關部門不會進行干預;如果現貨價格超過7800元/噸 , 政 策 調 控 的 力 度 就 會 加大。
國泰君安期貨分析師周小球認為,國儲糖的拍賣,主要是改善供應關系的一種手段。從本榨季的供需關系來看,產需缺口達到300萬噸,僅僅110萬噸的期初庫存無法完全彌補這一缺口,必須通過進口來調節(jié),而目前國內市場拋儲的食糖基本都是來自進口原糖。
從供需基本面來看,白糖產量連續(xù)第三年減少,這成為本輪糖價上漲的主要原因。進入夏季以來,飲料等下游企業(yè)迎來用糖高峰期,企業(yè)積極備貨進一步推動了糖價的上漲。
經過幾輪拋儲之后,白糖市場的供需缺口逐漸減少。黃駿飛說,根據對糖廠的調研,一些糖廠已經實現了供需"零缺口".隨著中秋節(jié)的備貨高峰過去以及10月份以后新糖逐漸上市,糖廠繼續(xù)"挺價"的意愿減弱。
豬肉
密集拋儲緩解價格壓力
"國家拋儲的主要目的還是釋放穩(wěn)定價格信號。"中國社科院農村發(fā)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在價格高的時候拋儲,增加了市場的供應量,對農產品價格的穩(wěn)定有積極意義。
據了解,6月下旬以來,遼寧、山東、陜西等多個省市逐步向市場投放儲備凍肉,每公斤一般低于市場肉價4至10元。7月份,商務部表示,將適時向市場投放中央儲備和地方儲備肉,以抑制豬肉價格的大幅上漲,并在未來陸續(xù)增加中央儲備肉的規(guī)模。
受調控政策等因素影響,豬肉價格自7月中旬以來高位企穩(wěn),一度出現較大幅度的回落。農業(yè)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陳艷麗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豬肉放儲對價格的影響有限,而隨著3月份補欄的生豬上市,供給情況會有所好轉。
與較為確鑿的豬肉拋儲相比,大豆定向拋售的傳言由來已久。據了解,5月份,曾有212萬噸國儲大豆向五家大型糧油企業(yè)定向銷售。近日又有媒體報道,益海嘉里集團和中糧集團證實,國儲近期將再度拋售400萬噸國產大豆,價格為3500元/噸左右。
當前,國產大豆的現貨價格超過3900元/噸。拋儲價格明顯低于現貨價格,這顯示出穩(wěn)定食用油價格的政策意圖。有分析稱,此時拋儲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市場即將進入中秋、國慶兩節(jié)旺季銷售之時,通過定向拋儲補貼大型油脂企業(yè),可適當打壓終端食用油價格,緩解當前通脹壓力。
在此之前,食用油龍頭企業(yè)益海嘉里剛剛宣布調價計劃,山東等地的一些中小油脂企業(yè)也上調了小包裝大豆油的價格。另據商務部的監(jiān)測數據,截至8月中旬,桶裝豆油零售價格每升上漲了約0.5元。
黑龍江省的一位大豆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大豆的對外依存度超過80%,如果拋售大豆后國儲庫存不足 , 后 期 將 會 缺 乏足夠的調控手段。
不過,李國祥認為,因為中國絕大多數農產品的供給基本平衡,如果通過拋儲能減輕價格上漲的壓力,讓市場價格恢復到均衡的狀態(tài),明年調控的壓力和難度就會減輕。
效果
農產品價格有可能現拐點
穩(wěn)定物價總水平是今年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具體的措施可謂是多管齊下。除了農產品拋儲之外,物價調控手段還包括實施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強化市場價格監(jiān)管和信息發(fā)布、補貼低收入居民等。
上周五,國務院關于促進物流業(yè)健康發(fā)展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把 農 產 品 物 流 業(yè) 發(fā) 展 放 在 優(yōu) 先 位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建立暢通高效、安全便利的農產品物流體系,著力解決農產品物流經營規(guī)模小、環(huán)節(jié)多、成本高、損耗大的問題。
"農產品價格調節(jié)主要集中于流通領域,而生產環(huán)節(jié)繼續(xù)維持高價格,這種調控方向是對的。"李國祥說,因為在生產環(huán)節(jié),農民整體上是價格的接受者,對價格主導性的影響在于流通環(huán)節(jié)。
李國祥認為,短期內,拋儲等手段在農產品價格過度上漲的時候是有效的。長期來看,政府還是應該采取"反周期"調控,在農產品價格低迷時采取更多措施,保護農戶的積極性。
在一系列調控政策的作用下,雖然居民消費指數在7月份再創(chuàng)新高,但分析人士大多對后期物價走勢持樂觀態(tài)度。國泰君安證券的最新宏觀報告稱,基于經濟減速和風險偏好下降將抑制PPI和C PI非食品價格的上漲,以及豬肉價格漲幅將趨于回落,7月物價已經達到年內峰值。如果根據商務部食品價格跌幅直接做預測,8月C PI或在6%以下。
李國祥認為,上半年種植業(yè)產品漲幅普遍出現回落,下半年以來農產品價格漲幅擴大,主要是因為畜產品和水產品價格的上漲。即使下半年畜產品價格繼續(xù)保持高位,受翹尾因素影響,同比漲幅仍會下降 . 如 果 種 植 業(yè) 產 品 漲 幅 繼 續(xù) 收窄,今年下半年農產品價格出現拐點的可能性比較大。
國家發(fā)改委價格司負責人日前表示,從后期走勢看,價格運行仍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如全球經濟復蘇前景尚不明朗、國內能源資源需求增長偏快、秋糧生產防災減災形勢嚴峻、生豬和水產品生產恢復還需要一定時間,等等。如美國繼續(xù)實施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一方面可能推高大宗商品價格,使得輸入性通脹壓力加劇,另一方面可能會引發(fā)更多熱錢繼續(xù)流向發(fā)展中國家包括中國,可能導致國內投機性資金增加,增大我國穩(wěn)定物價總水平的難度。
記者 白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