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豆芽、瘦肉精、染色花椒……當前,食品領域接二連三暴露出的問題,關乎人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一時間,"餐桌"上的安全感,成為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焦點。針對近來廣受詬病的食品安全問題,華西都市報記者專訪了四川省公安廳治安總隊副總隊長劉劍平,詳細剖析公安機關打擊食品犯罪方面的"殺手锏".
問題 違法成本低
華西都市報:近來,食品安全事件屢發(fā),我省食品安全存在哪些突出問題?
劉劍平:食品安全案發(f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違法成本低。
制售假劣食品,對利欲熏心的犯罪分子來說,過程相對簡單。公安機關查辦的此類案件中,有的犯罪分子只需要一個小作坊,兩個人,從制作、加工、灌裝、包裝就可以完成,沒有什么技術(shù)含量。
同時,各類假劣、有毒有害、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食品的生產(chǎn)窩點、儲存?zhèn)}庫,多在城郊結(jié)合部,地點隱蔽,給偵破工作帶來了較大難度。
從公安機關查辦的此類案件看,主要暴露出兩方面的問題:從業(yè)者道德缺失,食品安全監(jiān)管機制、責任體系不健全,對違法犯罪活動懲治不到位。
懲治 堅持"五不放過"
華西都市報:面對利欲熏心的不法分子,公安機關如何打擊?
劉劍平:近期,全省公安機關已將打擊食品領域違法犯罪作為全省公安機關推進"警民親"活動的重點工作之一。今年以來,警方會同有關部門,共破獲危害食品安全違法犯罪案件250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75人,涉案金額6億余元,取得了明顯階段性的成效。
公安機關有"五個不放過"要求:全面開展專項打擊整治行動,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影響食品安全的行業(yè)領域;著力建立問題發(fā)現(xiàn)機制,不放過任何一條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線索;強化部門間的合作聯(lián)動,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漏管失控的環(huán)節(jié);依法采取最嚴厲的處罰措施,不放過任何一個膽敢以身試法的犯罪分子;加大社會宣傳力度,不放過任何一個發(fā)動群眾、爭取群眾支持的機會。
食品安全涉及多個部門,公安機關將繼續(xù)加強與相關部門協(xié)作,推動食品安全長效機制建設,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綜合治理的格局。
華西都市報記者盧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