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英國一次只能買兩罐 “限字訣”打響奶粉保衛(wèi)戰(zhàn)

   2013-04-13 北京晚報 2420
核心提示:  昨天出版的《每日郵報》在顯著位置報道了有關嬰兒配方奶粉限購的新聞。從4月開始,英國的一些超市限制顧客只能購買兩罐嬰兒
 
 
  昨天出版的《每日郵報》在顯著位置報道了有關嬰兒配方奶粉限購的新聞。從4月開始,英國的一些超市限制顧客只能購買兩罐嬰兒配方奶粉。由于全球最大奶制品供應國新西蘭遭受了嚴重干旱,而奶粉搶購潮又愈演愈烈,此前,德國、荷蘭、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已經先后推行奶粉限購政策。
 
  英國
 
  一次只能買兩罐
 
  英國規(guī)模最大的幾家連鎖超市,包括莫里森、森寶利、阿斯達以及樂購,已從近期開始宣布消費者一次只能購買兩罐嬰兒配方奶粉。阿斯達超市連鎖發(fā)言人喬紐博爾德說:“我們的嬰兒奶粉供貨商達能公司要求我們實行每名顧客兩罐奶粉的限制。這樣的措施是為了抑制奶粉的‘非官方出口’。”
 
  “這樣做是應生產商的要求,他們認為一些有組織的消費者集團可能以大額數量購買商品用于出口。”英國零售商協會的理查德·多德說。
 
  中國留學生戴西畢業(yè)后定居英國的蘇格蘭,目前在做嬰幼兒用品的代購生意。戴西表示,由于許多外國人到英國各大超市掃貨,愛他美和牛欄等品牌的奶粉開始出現缺貨,然后就慢慢開始了限購,剛開始是一人限購6罐,現在變成了兩罐。“有人甚至一次運好幾噸回去賣,弄得超市都沒貨了。”戴西說。讓戴西感到郁悶的是,達能的這一措施還“殃及池魚”。雀巢集團旗下的惠氏奶粉也作出了相似的規(guī)定,雖然制造商表示并沒有存貨短缺的問題。
 
  德國
 
  帶著孩子才能買
 
  德國奶粉限購是從1月底開始的,德國最大的日用品連鎖店DM以及ROSSMANN等大連鎖店在奶粉柜臺貼警示稱,“每位顧客最多只能買3罐奶粉”。近來,DM超市的限購規(guī)定又“升級”了,不但限購3罐,還要求出示孩子的身份證明或帶著孩子才能買。
 
  DM超市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接到了總部的內部通知,要求對奶粉進行限購,并沒有正式明確下文公告。大多數消費者對此并不知情,只有當顧客購買奶粉超過3罐時,營業(yè)員才會告知限購的事情。
 
  其實,德國普及順產和母乳喂養(yǎng),普通德國人很少購買奶粉,更不可能一次購買3罐,只有在非常特別和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給孩子喂食奶粉。
 
  荷蘭
 
  每人限購1至3罐
 
  從3月份開始,荷蘭全國各地的商家實施嚴格的奶粉限購措施,只允許每位顧客一次購買1罐至3罐奶粉(不同超市要求不同),以保證貨架上奶粉不斷檔、本地媽媽能喂飽她們的寶寶。
 
  荷蘭最大的連鎖超市阿霍德超市、荷蘭日用品連鎖超市Etos的幾家店面,均在擺放奶粉的貨柜上貼上了用英語或者荷蘭語寫的“每名顧客(或團組)只能購買1罐奶粉”的標簽。而即便如此,這些奶粉的貨柜上也多數是空空蕩蕩的。
 
  澳大利亞
 
  監(jiān)控購買數量
 
  在澳大利亞,部分超市、藥品保健品店和零售商近來都出現了嬰兒配方奶粉供貨短缺現象。從今年1月份開始,各大超市、藥品保健品店聯合采取“保護自家嬰兒”行動,每人每次限購4罐嬰兒奶粉。
 
  監(jiān)控系統會將收集到的數據輸入收銀系統,24小時內超量或反復購買者,電腦拒絕通過。當地郵局原本也曾表示要限制奶粉郵寄量,但由于市場從源頭上卡住購買量,郵局認為沒必要再設卡,但提高了郵寄費?,F在,奶粉的郵寄費用基本上與奶粉價格相當,如果加上保險費,比奶粉價格還要高一些。
 
  新西蘭
 
  奶制品離境設限
 
  早在2012年初,新西蘭主要超市就已經在嬰兒奶粉專區(qū)貼出“每人每次限購兩罐奶粉”的限購令。2012年9月,這一限購令“升級”。新西蘭官方發(fā)表聲明稱,一切將奶制品帶離新西蘭本土的行為都被視為輸出,其中包括網購及親友贈送等渠道。而在新西蘭,只有注冊備案的出口商才有資格輸出包括嬰兒配方奶粉在內的奶制品。而這個證書非常難拿,包括首先要在新西蘭當地成立公司,然后要有自己的倉庫,而奶粉倉庫對通風、溫度等方面的要求很高。
 
  特寫
 
  為防多買 超市出奇招
 
  如果顧客多次購買,英國超市的收銀員會直接問顧客“為什么買那么多奶粉”,一般人被問過幾次就覺得不好意思了。所以,很多時候為了不引人注意,有些顧客去自動結賬的機器那里自己掃條形碼然后結賬。但在最近,購買奶粉需要超市工作人員確認數量后才可以結賬。有些超市干脆把每罐奶粉都鎖在一個塑料的硬殼里面,誰買奶粉就去找工作人員開鎖。在這樣的情況下,買一兩罐奶粉都很顯眼,更不可能天天去買一兩罐奶粉天天讓人來開鎖。
 
  趙海建X152 制圖吳薇H114
 
  幕后
 
  中國買家需求巨大
 
  國外家長“感到憂慮”
 
  多國限購的做法雖未指向任何群體,但外界普遍認為,限購原因在于中國買家對于嬰兒奶粉的巨大需求。很多中國父母依賴外國品牌的重要原因是:歐盟或美國生產奶粉標準更為嚴格,喂養(yǎng)自己的寶寶感覺更放心一些。
 
  在英國,限購措施是在達能集團的要求下采取的,該公司發(fā)現有不少學生和商人大量購買奶粉后寄往中國,還有一些在英國當地生活的中國家庭,每次回家探親時,旅行箱里也裝滿了奶粉。達能集團稱,奶粉限購是為了防止一些人為非法出口而大量購買奶粉。
 
  《歐洲時報》上月報道稱,華人張先生在倫敦格林威治一家超市購買奶粉,在結賬時卻被店員以“曾在一周前購買過100罐奶粉”為由,拒絕向其出售商品。張先生反駁稱這一指控沒有根據,并要求看監(jiān)控錄像,但被超市拒絕,還被叫來的警察強行趕出超市。該超市公關部負責人稱:“由于奶粉供貨不足,超市對每位顧客限購。”
 
  有分析人士指出:只要說到短缺,就會讓英國母親感到憂慮,對于許多母親來說,一想到沒有辦法喂飽孩子,就會很擔憂。而且如果某些品牌的奶粉一旦出現短缺,孩子就只能轉喝其他牌子的奶粉,這又會引發(fā)新的問題。
 
  疑問
 
  難道不能提高產量嗎
 
  有英國人質疑:面對中國消費者對外國品牌奶粉需求旺盛的情況,生產商應該做的不是限購,而是加大產量。“如果中國市場對于這些奶粉的需求量的確很高,那么正好是這些公司的機會,他們可以在其他地方創(chuàng)造更多就業(yè)機會,來滿足這些需求。”
 
  一些外國奶粉公司也表示的確會采取一定措施來填補供應短缺現象,其中就包括提高奶粉的產量。但同時也指出,質量好的奶粉產量是一定的,受牲畜數量、飼料、生長期等因素影響,并不是想增加多少就能生產多少。另外,對世界各地區(qū)的奶粉出口配額也有規(guī)定,這個規(guī)定一般是根據當地寶寶的數量制定的,如果全被其他地區(qū)買走,會影響當地寶寶的喂養(yǎng)。香港有關官員曾表示,只有整體供應、零售鏈的補貨機制、熱線訂購嬰幼兒配方奶粉服務以及零售點的預訂服務都能完善,讓本地家長能夠購買足夠的奶粉,才會撤銷香港“限奶令”。
 
  背景
 
  新西蘭大旱導致減產
 
  《新西蘭先驅報》援引氣候專家塞林格的話稱,目前新西蘭北島的干旱情況為7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
 
  自2月底以來,新西蘭奧克蘭海灣大橋北部地區(qū)就出現了嚴重干旱。道瓊斯新聞日前援引新西蘭第一產業(yè)部的消息稱,干旱有蔓延趨勢,目前,包括懷卡托在內的地區(qū)都遭遇了干旱,而該地區(qū)牛奶的產量占新西蘭全國的25%。此外,普倫蒂灣和霍克斯灣也遭遇干旱。有消息稱,干旱的天氣使牧草等飼料出現了短缺的情況,最近幾個月,不少農民已開始提前屠宰或出售牲畜,以渡過難關。
 
  自新西蘭發(fā)布旱災消息后,采用新西蘭奶源的各嬰幼兒奶粉品牌漲價聲四起。更是有媒體報道,新西蘭奶粉漲價可能達近六成。X152
 
  一覽表
 
  美國
 
  2012年6月,美國沃爾瑪等大賣場宣布奶粉限購5至12罐。
 
  新西蘭
 
  2012年9月,新西蘭的部分超市貼出中文標注的“奶粉一人一次限購兩罐”。
 
  澳大利亞
 
  2013年1月,澳大利亞多家大型連鎖超市、藥房貼出中文限購標識,每人限購4罐奶粉。
 
  德國
 
  2013年1月,德國大型超市“DM”對當地的嬰兒奶粉實行限購,每人限購3罐。
 
  荷蘭
 
  2013年,荷蘭商業(yè)企業(yè)進行了自發(fā)的限購,當地各大超市、百貨店、藥店購買奶粉,每人限購從1罐到3罐不等。
 
  中國澳門
 
  2013年1月宣布優(yōu)先接受澳門居民登記買奶粉。
 
  中國香港
 
  2013年3月,香港特區(qū)政府宣布“限帶令”,每人攜帶奶粉出境不得超過1.8公斤。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