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官方公布中國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攝入風險評估報告 稱遠低于世衛(wèi)組織限量值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潘瑩):2010年多家主流媒體報道了反式脂肪酸存在很大的健康風險,稱“反式脂肪酸是餐桌上的定時炸彈”,引起業(yè)內和公眾的極大震動。為此,中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進行了為期兩年的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攝入的風險評估,18日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居民膳食中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量遠低于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的限量值,專家稱公眾不必為此過度擔心。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公布的報告顯示,中國人通過膳食攝入的反式脂肪酸所提供的能量占膳食總能量的百分比僅為0.16%,北京、廣州這樣的大城市居民也僅為0.34%,遠低于世衛(wèi)組織建議的1%的限值,也顯著低于西方發(fā)達國家居民的攝入量,因此認為此前的媒體報道夸大了反式脂肪酸給中國民眾帶來的健康風險。本次評估還發(fā)現加工食品是城市居民膳食反式脂肪酸的主要來源,占總攝入量的七成以上,其余為天然來源。在加工食品中,植物油的貢獻占一半左右,其他加工食品的貢獻率較低,如糕點、餅干、面包等均不足5%。市面上多數品牌的咖啡伴侶不含反式脂肪酸或含量很低。
專家同時表示,目前我國居民反式脂肪酸攝入量總體較低,但調查發(fā)現約0.4%的城市居民攝入量超過世衛(wèi)組織的建議值。隨著經濟社會發(fā)展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含反式脂肪酸的加工食品消費量還會有所增加,烹調用植物油的消費量也在增加,因此業(yè)界、政府、科學界和消費者還應當給予適當關注。
食品中反式脂肪酸有兩種來源,即加工來源和天然來源。加工來源的反式脂肪酸主要來自于油脂的部分氫化及植物油的精煉脫臭,另外烹調時油溫過高(>220℃)也可產生少量反式脂肪酸。天然反式脂肪酸主要存在于脂肪、奶油、黃油中?,F有資料表明過量攝入反式脂肪酸可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尚無明確證據表明反式脂肪酸與早期生長發(fā)育、2型糖尿病、高血壓、癌癥等疾病有關。目前,中國明確規(guī)定嬰兒食品中不得使用氫化油。使用氫化油為配料的食品,要強制標注反式脂肪酸含量。
早期相關消息:
專題:“氫化油”(植物奶油)帶來的是一場“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