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有色金屬之鄉(xiāng)種“毒”米 暴露糧食土壤風險

   2013-05-21 中國食品網中食網3720

    有色金屬之鄉(xiāng)種"毒"米,暴露糧食土壤風險

    湖南是國內最大大米產地,占全國市場約13%份額,大米鎘超標震驚業(yè)界

    這一次的"毒大米"風暴不同以往,來自土壤本源的"中毒"事件令各界為之嘩然。湖南為國內大米最大產區(qū),重金屬產地問題,是否會擴大化,其他地區(qū)是否也需要自查?湖南種植基地受沉重的打擊,會否帶來市場格局的調整?

    湖南大米遭冷遇

    廣州市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下稱"廣州食藥監(jiān)局")上周晚公布了鎘超標大米的產地,8批中6個批次的"鎘大米"全部來自湖南,2個批次問題米粉其中一家的原料也來自湖南,且均產自當?shù)赜猩饘僦l(xiāng)。

    "這種重金屬超標問題,一般是工業(yè)污染產生的。"一位大米加工從業(yè)人士表示。南都昨日報道亦披露,米廠"當?shù)刈詸z,鎘含量超標約50%".

    和以往"毒大米"由人為添加等因素造成不同,這次輿論風暴直指原料糧產地污染問題,湖南大米整體形象也大為受損。

    目前披露的信息并沒有說明鎘污染大米具體產自哪些地區(qū),大家籠統(tǒng)地稱之為"湖南大米",有業(yè)內人士憂心地表示,湖南為國內大米最大產區(qū),當?shù)卣畱撗杆僮圆椋瑢踩a區(qū)與受污染產區(qū)做出區(qū)隔,否則任消費者質疑猜測乃至抵制情緒蔓延,大米整體市場都將受到沖擊。

    南都記者昨日走訪石牌東路肉菜市場,那里有三家規(guī)模較大的大米等糧食商鋪,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擺出來的產品產地主要來源為廣東本省、江西省、湖北省等地,"我們沒有經營湖南大米,以后更不會搞。"商鋪老板表示,大家都看到了毒大米事件的報道,都很關注。

    商戶們絲毫不愿意與"湖南大米"扯上聯(lián)系,據(jù)悉,廣州一些批發(fā)市場的管理處都接到了工商部門的相關通知,要求加緊對市場內大米進行抽檢。

    不僅是廣州,關于當?shù)厣虘舨辉敢庠俳洜I湖南大米的報道也從多地發(fā)出。廣州食藥監(jiān)局通報中鎘超標的8批次米及米制品生產廠家、品牌中,超標大米批次分別來自湖南攸縣和衡東縣的廠家,這兩個縣分別位于湖南重工業(yè)城市株洲市和衡陽市,都是有色金屬之鄉(xiāng)。

    一位大米加工行業(yè)人士表示,重金屬超標往往是因為工業(yè)污染,是原料糧出了問題,而為了保證原料安全,其所在的加工廠現(xiàn)在是批批檢測。對于是否還會在湖南采購原糧,該人士則表示無法評論,需要公司做出決定。

    "這次事件對于湖南大米產生了很大打擊,"東方艾格農業(yè)分析師馬文峰表示,湖南是國內最大大米產地,年產2600多萬噸水稻,占全國份額13%左右,其次是江西、湖北以及兩廣等地區(qū)。

    米業(yè)整體或受沖擊

    毒大米涉及工廠主要是湖南攸縣和衡東縣的廠家,"但是并沒有官方信息認定,這些水稻主要來源于哪些地區(qū),"馬文峰表示,這會讓消費者對于湖南大米整體形象產生負面認識。

    據(jù)了解,即使是鎘等重金屬超標,所產出的水稻以及大米也不是全無用處,可以用來滿足工業(yè)用糧的需要。

    在馬文峰看來,湖南某些地方政府不肯放棄局部利益將傷害整體品牌。"湖南應該全省自查,明確哪些產區(qū)可以供應給消費者安全的大米,其他產區(qū)土壤都條件不達標,產出農產品可以用于工業(yè),或者進行其他農業(yè)安排。"

    近幾年大米也成為食品安全和信譽誠信的重災區(qū),添加"礦物油"翻新霉大米,含有黃曲霉素的劣質大米等事件屢屢挑戰(zhàn)消費者底線。這次"毒大米"事件,輿論則對于原料糧及環(huán)境污染進行拷問。

    此外,隨著越南米等進口米價格便宜,大米進口也屢屢增加,此次毒大米事件后,部分經營者增加了越南大米的進口。

    馬文峰表示,越南米便宜,更受國內歡迎,湖南大米在此次風波中應該慎重應對,否則任市場質疑猜測信息發(fā)酵,不僅打擊湖南大米,對于大米整體市場穩(wěn)定也將產生沖擊。"這一事件影響在不斷擴大升級,應對不慎或對于糧食安全產生影響。"

    觀點

    散米中毒包裝米受益

    某大米小包裝品牌企業(yè)負責人表示,小包裝大米市場普及速度并不及當年小包裝食用油的普及速度。"當時地溝油等食品安全事件頻出,消費者對于小包裝油接受得非??臁5菍τ诖竺?,商超散裝大米仍然遍地都是。"該人士表示,消費者仍然更多關注價格,大米品牌溢價低,但是隨著消費者對于食品安全的關注,品牌小包裝米的普及速度會加快,目前國內銷售規(guī)模僅有幾百萬噸,相對于超1億的大米總體消費,僅有5%左右。

    南都記者 王海艷 實習生 郝美津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