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鴨頭不要鴨頸,‘米’搞亂??!”菜市場里,一位買鴨肉的阿姨急急提醒檔主搞錯啦,檔主一邊快手斬不停,一邊笑著說:“唔好意思,今早忙到‘七彩’!”1日早上8時30分左右,番禺市橋街的大型綜合市場西麗市場,上十檔禽類檔口與全市的同步開市,比檔主更開心的,是當然是街坊們,“終于有雞賣了!”
畢竟休市十來天后第一天開市,檔主已經預料到,買雞鴨的人會比平時多。“平時到8點幾這個鐘數,買雞的人比較少,今日還比較多,有些街坊可能怕賣完,7點多就出來買雞了。”一個雞檔檔主告訴記者,他們凌晨3點鐘就開始準備工作了,今天雖然沒有比平時多進貨,但貨源充足。記者問了幾位檔主,他們都已經對賣了多少只雞、鴨沒有了概念,比平時賣得更多是可以確定的。
越秀區(qū)東川新街市、共和西農貿市場的禽類檔口,同樣“墟撼”,9時30左右,有些檔口被街坊圍到“水泄不通”,“今天開賣,雞很好賣!我們也沒有漲價。”有檔主笑著說。
休市那些天,何阿姨天天念叨“沒雞賣”,今天她一下子買了兩只雞。“年年兒子開學,我都燉雞湯給他喝了才去學校,今年沒雞賣,就沒雞湯喝,我今日燉了雞湯,再送去他學校。”何阿姨說,另一只雞留給自己晚上吃。
根據省衛(wèi)計委和省疾控中心的監(jiān)測,目前,H7N9疫情已得到有效遏制。記者采訪多位今早買雞、鴨的市民,發(fā)現他們對食用雞、鴨還是比較放心的,“貨源正規(guī),過程衛(wèi)生,煮熟煮透,應該就沒問題,只要自己注意,就不用太擔心。”市橋街坊韓叔說,他對禽類檔口定期休市非常支持。
廣州市肉菜市場協會會長成文龍告訴記者,全市有多少個禽類檔口要以工商登記的為準,按照去年的數據統計,全市十一個區(qū)一共有680個肉菜市場,“一般大的肉菜市場有7-8個禽類檔口,中等的有3-5個,按照平均4個禽類檔口來推算,今天也有兩千多個檔口共同開市。”
昨天晚上,成文龍還專門向越秀區(qū)、白云區(qū)、黃埔區(qū)等五六個副會長了解情況,并詢問了幾個大型肉菜市場的管理方,確保今早禽類供應充足,并且貨源的安全性、檔口的衛(wèi)生情況可以得到保障,應對今早的開市。
“政府部門規(guī)定這個月16-28日休市,協會連同越秀區(qū)分會,在21日就與政府部門相關領導、專家、市場管理方、檔主等召開了座談會,響應政府部門休市的規(guī)定,對禽類檔口清洗、消毒并且禁售。”成文龍說,十幾天的休市對禽類檔主來說主要有租金損失和營收損失,不過政府會對相應的檔口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