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1日,夏至夜,北京頤和安縵酒店,孝文家茶“百年巖韻-盛世雍容之氣象”茶會在此舉辦。
頤和安縵酒店有著與頤和園一脈相承的皇家庭院風(fēng)格,宮殿般的挑高,明清家具的擺設(shè),紅墻黛瓦,富有帝王之都的恢弘氣息。
陳孝文先生泡茶用的蓋碗茶具和陳再粦老師泡茶用的潮州功夫茶具擺上桌,整個空間充盈了起來。
此次茶會喝的茶也是頂 級的茶,2016年茶語網(wǎng)千款茶評榜綜合榜榜首——茶王大紅袍、牛首,以及存世稀少的1989年手制牛肉。
茶會有兩位掌茶人——巖茶技藝非遺傳承人陳孝文先生,出身茶文化世家、師從潮州工夫茶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的陳再粦先生。
在這場茶會上,大家都喝到了孝文家茶的頂 級作品,每個人也得到了不同的體驗(yàn)與感受。
陳鼓應(yīng)教授評價此次參加孝文家茶會,讓他感受到“喝茶第一次如此享受”。
于丹教授則評論牛首,“這種醇厚霸氣,還有復(fù)合香氣,以及它的長度,在三坑兩澗里都是有識別的。”
“喝這樣的茶入口,我是覺得,人不敢浮躁,不敢輕狂,人在這個時候不敢喧嘩……”于丹教授直言感嘆。
為何這兩位智者對孝文家茶的評價如此之高?孝文家茶到底藏著什么秘密?我們將透過武夷山竹窠的茶,來為您解讀。
說起竹窠,其水仙更被眾人熟知,其出產(chǎn)的水仙滋味醇厚,有的老叢水仙青苔味特別濃厚,是眾多茶客所追求的茶品。
竹窠茶園夾在慧苑坑和三仰峰之間,海拔高度290米至500米。茂盛的植被里分布著片片茶園,其中“羅秀”、“廟基”、“玉柱峰”、“茶子窠”、“上、下天閣”等茶園種植了肉桂、水仙、北斗等品種茶。
竹窠是一個天然的山間谷地。比起三坑兩澗那些狹長的山澗,竹窠的地勢更加低洼,被笑稱為三坑兩澗的“盲腸”。低洼的地勢,凝聚了許多的自然肥料和水分,土壤肥沃磷鉀高而氮低,水分充足,又避風(fēng)排水,青苔滋生。這樣巖泉不絕的絕佳生長環(huán)境,賦予竹窠的茶卓絕的品質(zhì)。
竹窠的茶給人留下香氣高銳、味重、滋味變化豐富的口感印象。細(xì)細(xì)聞茶的香氣,巖茶獨(dú)有的茶香與炭火味交織,有熟粽子的味道,香氣細(xì)密,令人愜意。溫杯燙盞,沸水傾注,刮沫出湯,瞬時茶香四溢,呼吸間都是濃濃的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