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吉林和龍警方破獲涉案1500余萬元的生產銷售假熊膽粉案

   2017-12-01 法制網7790
核心提示:  近日,吉林省和龍市公安局經偵大隊歷經6個月時間,破獲一起特大系列生產、銷售假熊膽粉案件,打掉犯罪團伙3個,抓獲涉案嫌疑
  近日,吉林省和龍市公安局經偵大隊歷經6個月時間,破獲一起特大系列生產、銷售假熊膽粉案件,打掉犯罪團伙3個,抓獲涉案嫌疑人10人,涉案金額高達1500余萬元。
 
  2017年4月,和龍市一群眾到延吉市市場和質量監(jiān)督管理局舉報,稱自己在延吉市某保健品商店購買了“熊膽粉膠囊”,長期服用后沒有明顯療效,可能是假藥。經過市場和質量監(jiān)督管理局鑒定后,認定該“熊膽粉膠囊”確實是假藥,隨即將此案移交和龍市公安局。
 
  和龍市公安局抽調10余名精干警力組成專案組,在延邊州公安局經偵支隊支持下對此案立案偵查。
 
  專案組民警調查發(fā)現,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期間,延吉市某保健品商店負責人趙某和趙某某在明知售藥方不具備任何藥品經營資質的情況下,從遼寧省鞍山市某養(yǎng)生堂柯某(女)處購進70余萬元的無藥品批準文號的“熊膽粉膠囊”。隨后,二人通過組織“千人”大會的方式,雇傭他人冒充醫(yī)學教授、專家虛假夸大宣傳,誤導老人以3980元/盒的價格購買“熊膽粉膠囊”,銷售金額達310余萬元。
 
  專案組民警繼續(xù)深入調查,查明遼寧省鞍山市某養(yǎng)生堂老板柯某的上線為云南省昆明市人張某。張某的上線為云南某熊業(yè)制藥有限公司董事長邢某。
 
  2017年8月,專案組趕赴云南省昆明開展進一步調查。8月26日,經過幾天蹲守終于在居民小區(qū)內將張某抓獲。經訊問,張某交代了自2016年至今,他與合伙人李某一起伙同昆明市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老板朱某與云南某熊業(yè)制藥有限公司董事長邢某簽訂“熊膽粉膠囊”全國總代理合同,在全國建立多條供銷渠道,形成網絡體系,保健品店通過“會銷”的方式對老人進行治病虛假宣傳,以每套(一套產品由一盒熊膽膠囊和一盒熊膽茶組成)4980元出售,非法銷售1萬多盒假的“熊膽粉膠囊”,涉案金額1000余萬元。
 
  至此假“熊膽粉膠囊”案案情和主要嫌疑人偵查完結。
 
  8月28日,和龍市公安局聯合吉林省食藥監(jiān)稽查總隊、延吉市市場和質量監(jiān)督管理局成立專案組,在云南省紅河州蒙自縣經過多日偵查,將云南某熊業(yè)制藥有限公司董事長邢某抓獲歸案。
 
  經調查,2015年至2017年,邢某在明知企業(yè)未取得膠囊制劑批準的情況下,指使生產經理王某等人組織工人將制藥廠生產的熊膽凍干粉,按照標準制藥工藝裝入膠囊后形成“熊膽粉膠囊”,在未取得國家藥監(jiān)部門批準及文號的情況下,將“熊膽粉膠囊”裝入標有功能主治等事項的包裝盒中,通過經銷商對不特定人大肆對外銷售,“熊膽粉膠囊”流向云南、貴州、廣西、四川、吉林、遼寧等多個省份,總體涉案金額高達1500多萬元。
 
  民警在調查中還發(fā)現,為了斂財,該公司在飼養(yǎng)熊的過程中違規(guī)添加大量化學制劑,以達到提高“熊膽粉”各項檢驗指標。同時為了增加生產量,該公司外購大量來路不明、質量不一“熊膽粉”,并與其自制的“熊膽粉”混合生產成品,并采用“鈷60射線”輻照滅菌,此種行為生產出來的“熊膽粉”如果對人體具有危害性,后果不堪設想。
 
  和龍警方共抓獲涉案嫌疑人10人,此案涉及10多個省市,受害群眾近千人,涉案金額高達1500余萬元。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審理中。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