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間,拼豆夜宵從中關村的一家拼豆小廚變成第一夜宵平臺,從第一個顧客到如今上百萬人次的拍手稱贊。
作為一個連續(xù)創(chuàng)業(yè)者,老李對本地生活領域情有獨鐘,從最早的拼豆拼車到小區(qū)問問,再到如今的拼豆夜宵,他一直在嘗試這個方向的創(chuàng)業(yè),本地生活是最能夠實實在在看到自己的工作為身邊人服務。
1、拼豆夜宵只是餐飲外賣嗎?
拼豆夜宵一定不是簡單的餐飲品牌,基因里流淌著互聯網工作人員的血脈,技術和模式創(chuàng)新就必不可少,構建獨特“夜行俠”體系是拼豆結合了自身發(fā)展軌跡。在13年的時候,餐飲行業(yè)的競爭已經非常激烈了,各種外賣平臺戰(zhàn)火紛飛,大家都在希望在這塊大蛋糕上面切下來一塊。在那個時代,老李憑借自己獨特的觀察和人生經歷,選擇了切入夜宵這個精細化的平臺,而正是憑借精準的市場定位,在諸多巨頭的紛爭中,拼豆夜宵牢牢占據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時間跨越到2015年,拼豆夜宵成為外賣平臺銷量第一的夜宵品牌,被《億歐網》評選為“中國互聯網+創(chuàng)新獎最具創(chuàng)新力品牌”,并成功獲得2500萬人民幣的A輪投資。
老李是北郵計算機系研究生,身上帶有技術出身特有的拼搏、踏實與低調,即使在看到成績的時候,依然以身作則,經常加班,為了產品的細節(jié)優(yōu)化,為了供應鏈的管理,親自帶著團隊加班到深夜。
而對于自己的目標客戶,老李也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喜歡在深夜點夜宵的用戶有一些特征是比較特殊的。首先是女生比男生多,其次相當多數的人拿拼豆夜宵當作一天必吃的一餐,尤其對于長期晝夜顛倒的人而言,再次,這個群體的消費能力都不低。也是基于這樣的洞察,拼豆夜宵不僅在獲得不低的客單量,同時保證了拼豆夜宵在一開始的時候就保證了不錯的現金流。
2、“夜行俠”服務鏈條啟動
時至今日,拼豆夜宵已經處于同類平臺中的佼佼者,公司在2016年踏出了征戰(zhàn)上海的腳步,同年躍升上海地區(qū)外賣平臺夜宵類銷量第一,服務用戶超過百萬,年營收規(guī)模增長40多倍;2017年開啟門店加盟,繼續(xù)開拓市場。若要將拼豆的商業(yè)模式進一步精簡,直營模式必須做出改變。
老李是一個有著深刻憂患意識的創(chuàng)業(yè)者,即使在一片形勢大好的前提下,依然在為公司之后發(fā)展擔憂,不斷完善供應鏈、出品的前提下,花費大量精力豐富品牌內涵,從僅讓消費者在夜里填飽肚子到最終成為那些夜貓子夜間的陪伴者。老李希望做的不僅僅是一個填飽肚子的軟件,而是一個更有溫度的外賣品牌。
與此同時,老李希望拼豆夜宵可以立足北京與上海這兩個成功的市場,向全國擴張。甚至在未來不排除將使用電商化的思維構建拼豆夜宵未來的產品結構。在老李看來,直營模式除了利潤比加盟略高外,沒有其他有利之處。“線下門店需要和街道、工商等打交道,耗費太多時間和精力。所以拼豆決定逐漸壓縮直營店面數量,轉向加盟和孵化品牌。
3、拼豆夜宵溫情的長跑
老李是一個有野心和執(zhí)行力的人,他一直說,拼豆夜宵雖然名字里面有夜宵兩個字,但是拼豆絕對不僅僅是夜宵這么簡單,老李希望打造的是一個夜間生活服務平臺,從而打造自己的商業(yè)帝國。
目前老李的團隊已經接近百人,這個團隊走的不疾不徐,扎扎實實的在往前走,而作為一個年輕的互聯網團隊,走得越久,越發(fā)現餐飲行業(yè)看似門檻低越走水越深。如今的拼豆夜宵還在路上,在這個激烈的外賣市場希望用自己獨有的定位和溫暖的人情味讓更多人愛上這個品牌,而從市場的反響來看,它的“夜行俠”模式絕對值得市場期待。想把餐飲作為一個品牌和盈利項目,不如把它當作赤子情懷,風餐露宿之后的飽食中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