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wǎng)

麥克思為什么說孩子過早認字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2019-09-20 中國食品網(wǎng)11230
核心提示:各位寶媽,今天請跟隨麥克思的親子顧問,一起來探討關于孩子認字的事情。在我們的周圍總是會有些神童,還沒上小學就認識了超多漢

各位寶媽,今天請跟隨麥克思的親子顧問,一起來探討關于孩子認字的事情。在我們的周圍總是會有些“神童”,還沒上小學就認識了超多漢字,唐詩宋詞也是信手拈來。很多寶媽充滿危機感,回到家哪怕再累也要好好教教孩子認識漢字,督促孩子背詩。

麥克思親子顧問想說的是:不要讓孩子在不適合的年齡識字,因為這樣只能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丟了西瓜?這個重要的西瓜是什么?請繼續(xù)閱讀,很快你就能知道。

我們都知道任何事情都存在一定的自然規(guī)律,兒童的成長也具備特有的生命法則。

兒童在6歲之前,要學會把握這個物質(zhì)世界的基本秘密,創(chuàng)造自我。這就是0-6歲兒童成長的生命法則。

孩子出生時和這個世界渾然一體,和自己也渾然一體,兒童必須借助于外在的環(huán)境,依靠生命內(nèi)在的覺醒,逐漸的把自己和這個物質(zhì)的世界剝離開,把自己的一切剝離出來。只要帶過孩子的,我們可以嘗試回想一下,通過孩子的行為和情緒,我們可以感受到,孩子對最初所看見的、觸摸到的,都會認為和自己是一體的,兒童甚至不能區(qū)分自己身體中各種功能的作用。

所以兒童要用六到七年的時間把自己和這個世界剝離,把物質(zhì)世界中的此物和彼物剝離開,并且建立自己與自己的關系,自己與別人的關系,物與物之間的關系以及自己與物之間的關系。

兒童在2歲左右的時候開始出現(xiàn)自我意識,占有“我的”東西,會說出“不”,借此來剝離我和我之外的不同,最后區(qū)分出“我”“你”“他”,然后逐漸創(chuàng)造出了“自我”。逐漸開始建立自己的精神內(nèi)在環(huán)境,情緒、感覺、心理、認知等,一個在意識上獨立自主的自我就形成了。

這個獨立自主的自我,如果在7歲前沒有建立,成年以后就會面臨人格及心理的各方面問題。沒有良好的人格及心理,又如何在這個社會良好的生存呢?哪怕他擁有高智商,掌握超多的技巧,終究會走上歧途。想一想那些關于高智商犯罪的新聞事件,這一點大家應該很好理解。

有些寶媽會有疑惑,我的孩子在5歲的時候,自己就對認字表現(xiàn)出了興趣,這也是規(guī)律啊,作為家長難道不應該好好利用這樣的敏感期,讓孩子發(fā)展的更好嗎?

兒童在5歲左右的確會出現(xiàn)識字的敏感期,自發(fā)的想要認識更多的字。寶媽們需要明白的是,對于5歲的兒童,他認為漢字是物質(zhì)世界的一部分,是把它作為一種符號,一種涂鴉或者一種繪畫來看待的。因為兒童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漢字這個符號和可觸摸的東西是可以配對的,這個會給孩子帶來欣喜。

而成人認為漢字是文字意義,是需要學習的一種技能。

所以,孩子進入識字的敏感期后,作為家長不要把文字脫離現(xiàn)實世界,只讓孩子單純的學習漢字。兒童在這一時期認識漢字是在認識世界,積極的構(gòu)建和創(chuàng)造自我,千萬不要忽略這塊,本末倒置的去追求學習技能。

各位寶媽,“西瓜”是什么?我想您肯定清楚了。0-6歲的成長主旋律正是這個“大西瓜”,錯過了,一輩子都無法彌補。孩子到了入學的年齡,發(fā)展到學習認字的階段,自然會輕松愉悅的學,我們真的不用看到別人家的“識字”神童而焦慮不安了。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