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wǎng)

貴州省威寧自治縣龍街鎮(zhèn)調解員楊仕江:脫貧攻堅扎根基層服務群眾

   2020-07-10 中國食品網(wǎng)胡雍輝 陳武帥6490
  在貴州省威寧自治縣龍街鎮(zhèn),有一名扎根基層服務群眾的好干部。他是鄉(xiāng)鎮(zhèn)基層綜治調解員,常年奔走在進村入戶調解矛盾糾紛的道路上。他還是一名脫貧攻堅法制宣講員,把黨的惠民政策傳遞到家家戶戶。
 
  他,就是龍街鎮(zhèn)綜治辦負責人楊仕江。
 
  調解矛盾,他是群眾義務法律援助者
 
  今年3月24日,龍街鎮(zhèn)村民張某云與其二弟張某龍,三弟張某江的媳婦龍某英,因光伏發(fā)電土地流轉發(fā)生爭議。三方主體都認為是自己所有。因三方各抒己見,土地確權證上三方都有土地重合,無法從客觀上進行確認。
 
  調解員楊仕江了解到,張某江因交通事故死亡,是張某云負責安葬,張某江妻子帶三個小孩外嫁,現(xiàn)在回來分土地流轉費。
 
  針對上述情況,楊仕江從天理、國法、倫理道德等方面,進行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方式進行調解,最終成功解決了三方矛盾糾紛。
 
  今年5月16日,龍街鎮(zhèn)村民謝某與徐某因婚姻糾紛,謝某與其徐某因沒有結婚證而生育3個女孩?,F(xiàn)在謝某把家里三個小孩丟下,無人照顧。徐某多次帶領三個小孩到龍街鎮(zhèn)信訪辦坐著不走,要求幫助處理。
 
  為了三個小孩的安全,楊仕江多次做思想工作,半夜開車送徐某回去,并勸解謝某向其講解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相關政策,拋棄子女不撫養(yǎng)惡劣情況會構成遺棄罪,法律規(guī)定父母有對子女撫養(yǎng)的義務。
 
  通過多次矛盾糾紛調解,謝某同意每年支付撫養(yǎng)費,最終調解了這起糾紛。
 
  今年6月6日,龍街鎮(zhèn)村民李某松和趙某國發(fā)生財產糾紛,請求楊仕江調解。
 
  原來,2006年趙某林把板栗園、土地、房屋寫了轉讓合同轉給了李某松。2019年12月,趙某國說該部分土地和房屋是他家的,趙某林沒有權利轉讓。
 
  事隔十多年,沒有人進行反映,而在趙某國反映的時候,轉讓板栗、土地、房屋的轉讓人趙某林已經去世。
 
  現(xiàn)在,李某松及趙某國土地確權證上都有該地塊,也沒有其他佐證材料證明。楊仕江向他們講述了“三尺墻”的故事,通過3個多小時的勸解,最終得到了合理解決,從而維護了鄰里團結和睦相處的目的。
 
  進村入戶,幫扶群眾謀發(fā)展
 
  2013年到2018年,楊仕江兼任紅星村支部書記,他經常給貧困戶講解國家?guī)头稣?。比如教育扶貧,國家如何為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學生開設“綠色通道”,保障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學生無障礙就讀等。
 
  楊仕江告訴筆者,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既要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精湛的業(yè)務能力,也要有全局觀念。為了讓幫扶的貧困戶早日脫貧,他經常深入貧困戶家中,與貧困戶交流溝通,摸清底數(shù)了解貧困原因。
 
  通過做思想工作,楊仕江加大對扶貧政策的宣傳,對貧困戶講解國家脫貧不脫政策的措施。同時,也對幫扶群眾思想上進行正確引導,轉變貧困戶的思想觀念。
 
  有句話說:“思路決定出路,沒有好的思路,哪會有好的出路呢?”在做完法制宣傳工作的同時,楊仕江采取因地制宜因戶而異,提供各種幫扶措施。
 
  在楊仕江擔任紅星村支部書記期間,村里有的貧困戶沒有勞動力,也沒有經濟收入,他就通過召開民主評議會等方式納入社會保障兜底。
 
  村里有的貧困戶缺資金,楊仕江就通過提供小額貸款、提供種苗和養(yǎng)殖技術,幫助貧困戶發(fā)展養(yǎng)殖,以幫助解決實際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真正把“輸血式”的工作方式變?yōu)?ldquo;造血式”。
 
  陶某某是楊仕江結對幫扶貧困戶,楊仕江動員她家加入村里的合作社,依靠家里的勞動力務工增加收入,陶某某家里還喂養(yǎng)了幾頭豬,她用勤勞雙手脫貧致富。楊仕江還幫她申請了危房改造資金修建新房。
 
  楊仕江認為,要帶領貧困戶摘掉貧困的帽子,不是喊口號就能實現(xiàn)的,而是要靠辛勤的勞動,用實際行動去踐行。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