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wǎng)

“伊利”被注冊為水龍頭商標法院認定注冊不妥

   2009-11-11 中國食品網(wǎng)中食網(wǎng)12940


    □ 本報記者  曾祥素

    2000年6月2日,尤某以溫州市龍灣海城和成水暖經(jīng)營部名義申請 “YiLi+伊利”的商標,指定使用商品為水龍頭等。

    針對尤某的注冊,內(nèi)蒙古伊利實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伊利公司)認為,自己公司的指定使用在牛奶等商品上的“伊利”商標于1991年10月8日申請注冊、1999年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馳名商標,“YiLi+伊利”商標違反了《商標法》第十三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即“誤導公眾,致使該馳名商標注冊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損害”,為此,伊利公司向商標局提出異議申請。

    商標局認定伊利公司的引證商標雖然屬于馳名商標,但其賴以知名的商品是冷飲,與“水龍頭”等商品分屬不同行業(yè),差異較大,故被異議商標使用在“水龍頭”等商品上,不會引起消費者混淆。

    伊利公司不服,向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復審。

    2009年5月4日,商標評審委員會作出裁定,認為由于被異議商標指定使用的商品為水龍頭等,與伊利公司的引證商標指定使用的牛奶等商品分屬于完全不同的兩個行業(yè),加之確有美國“伊利運河”等稱謂,“伊利”一詞未與伊利公司建立唯一對應的聯(lián)系,被異議商標的注冊使用不易使消費者將其標識的商品誤以為源自伊利公司,從而誤導公眾損害伊利公司與消費者的利益。

    伊利公司不服該復審裁定,向北京市一中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撤銷該裁定。

    北京市一中院經(jīng)審理認為,伊利公司的“伊利”商標的知名度因其商品為民眾日常生活所需品,商品受眾為廣大的普通消費者,且其使用的時間、地域跨度十分長遠和廣大,故其“伊利”商標具有極高的知名度。當他人將“伊利”作為商標注冊使用在其他領域的商品上時,難免使人將其與伊利公司的“伊利”商標發(fā)生聯(lián)系。據(jù)此,法院認定這種聯(lián)系已成為客觀事實,足以使公眾認為被異議商標與伊利公司的“伊利”商標具有相當程度的聯(lián)系。“伊利”二字雖有美國五大淡水湖的“伊利湖”或“伊利運河”中的中文譯文“伊利”與之相同,但對于中國消費者而言,知曉“伊利”牌奶制品的消費者數(shù)量遠遠高于知曉美國“伊利運河”的人數(shù),對“伊利”的使用已產(chǎn)生并具有唯一對應于伊利公司產(chǎn)源的標識性效果,商標評審委員會認定“伊利”二字并未與伊利公司建立起唯一對應的關系,該認定與客觀事實不符。

    鑒于伊利商標的極高的知名度,作為馳名商標跨類保護所應考慮的范圍應當與其知名度強度相當,作更寬泛的考慮。尤某將“伊利”作為水龍頭等商品上的商標使用,盡管注冊申請的商品類別在生產(chǎn)銷售等方面與伊利公司沒有關聯(lián),但可以認定其使用行為客觀上帶來了減弱“伊利”作為馳名商標顯著性的損害后果;其使用在衛(wèi)生器械和設備上,易使消費者將其與不潔物發(fā)生聯(lián)想,伊利公司據(jù)此有理由認為尤某的這種使用會造成貶損其“伊利”商標聲譽的損害后果;同時也因伊利商標極高的知名度,伊利公司有理由認為,尤某的這種使用行為無形中利用了伊利公司“伊利”商標的市場聲望,無償占用了伊利公司因付出努力和大量的投資而換來的知名度的利益成果。

    鑒于上述因由,尤某以和成水暖經(jīng)營部名義注冊使用“伊利”商標,已構成《商標法》第十三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誤導公眾,致使該馳名商標注冊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損害”的情形。據(jù)此,北京市一中院認定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認定事實有誤、適用法律有錯,應予撤銷?!吨袊|量報》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