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一根雪糕吃出的添加劑“盲點”

   2011-05-21 中國食品網中食網11030

  

  冷飲中常用的兩類食品添加劑 攝影杜文景

    文景制圖

    本報記者 杜文景 趙小菊 實習生 侯 林

    新聞背景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然而,近期因"染色饅頭""瘦肉精""毒豆芽""墨汁粉條""染色花椒"等引發(fā)的食品安全問題讓人們對食品添加劑有了"新"的認識,但也有些人把食品添加劑和非法添加物混為一談。

    有關專家指出,現代食品工業(yè)不可缺少食品添加劑。被查出含瘦肉精的豬肉使用的并非食品添加劑,而是屬于非法添加物。建議有關部門加大科普力度,提升公眾有關食品添加劑的科學素養(yǎng),同時完善食品添加劑相關檢測標準與食品安全監(jiān)管體制。

    誤區(qū):談"劑"色變

    隨著天氣漸熱,雪糕等冷飲走向前臺。記者走訪了濟南多家超市的冷飲專柜,沒有發(fā)現一種不含食品添加劑的雪糕。磷脂、聚甘油蓖麻醇酯、飴糖、全脂乳粉、果葡糖漿、麥芽糊精、乳酸、乳酸鈉……往常,沒有多少人注意過這些成分都是一根雪糕中所含有的食品添加劑,而當人們開始關注雪糕包裝上有關成分的那幾排小字時,有很多人一瞬間冒出的感覺是"擔心"和"不信任".

    記者特地街頭隨訪了十多位正用冷飲來消暑的市民。意想不到的是,當被提示一根美味冰爽的雪糕中至少含有七八種食品添加劑時,多數人立即大驚失色。雖然并不清楚其中食品添加劑的作用,但大都認為會對身體有害。

    "有這么多添加劑,雪糕還能吃嗎?聽說"瘦肉精"吃了會得病,吃雪糕不會也吃出毛病吧?"市民李女士有些緊張。

    受訪者大多和李女士有著同樣質疑。周末一家三口到大明湖公園游玩的張先生對記者抱怨說,"現在的商家為了掙錢,沒有基本的誠信,不顧消費者的健康,什么添加劑都敢往吃的東西里放,大人抵抗力相對兒童來說強一些,孩子吃壞了可怎么辦?"

    人們對往日習以為常的食品變得倍加敏感。甚至有的市民發(fā)現雪糕中含有多種食品添加劑后,立刻就把只咬了一口的雪糕扔進垃圾桶。

    對于食品添加劑產生如此強烈的恐慌有必要么?答案是否定的。

    認知:食品添加劑并非毒藥

    "生活中的食品安全零風險是不存在的。即便是自己制作食物,同樣也需要食品添加劑,例如蒸饅頭就要用到發(fā)酵劑。"山東輕工業(yè)學院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副教授于海峰說。

    曾有相關專家坦言,人類使用食品添加劑的歷史與人類文明史等長,比如鹵水、酵母,而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食品添加劑,食品安全也離不開食品添加劑。

    "現代食品工業(yè)離不開食品添加劑。雖然純天然的食品沒有添加劑,但容易變質,進而易引發(fā)食物中毒。"于海峰認為,當下重要的是普及這樣一個基本認知,即區(qū)分食品添加劑和非法添加物這兩個概念,并讓人們了解食品添加劑的過量使用和人體正常攝入量二者之間的區(qū)別。

    于海峰進一步解釋說,以雪糕為例,無論哪種口味口感,食品添加劑中的乳化劑都是其生產工藝中所必須加入的。除此之外,食品添加劑更重要的作用是防止食品變質腐敗,從而減少因食物微生物污染而引發(fā)的疾病。"如果按照國家標準嚴格審批檢驗,經過多個政府部門監(jiān)督,正常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對人體絕對沒有危害。"

    "由于一些小作坊、小企業(yè)不按國家規(guī)定,任意超量使用和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導致一些人誤將食品添加劑比作"毒藥".但只要攝入的食品添加劑來自正規(guī)商品,并具有QS標志,這些添加劑的化學成分可以通過人體的正常代謝排出體外。"于海峰說。

    監(jiān)管:企業(yè)自律是根本

    "我們經常接到社會各方面的質疑,食品安全事故為什么屢見不鮮,作為監(jiān)管部門為什么不堵住這些問題?"省質監(jiān)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但實際上,僅靠質量監(jiān)管體系,真的很難把所有風險都消解。"

    據介紹,對于食品添加劑,質監(jiān)部門的監(jiān)管主要體現在,一是監(jiān)管食品添加劑生產,保證正規(guī)獲證企業(yè)生產合乎規(guī)范的食品添加劑;二是對于食品生產過程中添加劑的使用進行監(jiān)管,督促企業(yè)不得購入標識不規(guī)范、來源不明的食品添加劑,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標準規(guī)定的范圍和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

    "對于出廠的成品,我們的檢測是按照該產品所應達到的各項標準一項項對照檢測,判斷其是否達標、合格,但不可能全面分析其具體含有的所有成分。"該人員解釋。

    因此,食品安全的真正根源落腳在企業(yè)上,聚焦在企業(yè)的主體責任上。當前,企業(yè)質量意識淡薄,片面追求產品保質期、產品的外觀顏色,忽視食品添加劑超量、超標的危害,是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主要原因。

    在最近的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行動上,省政府就下發(fā)通知明確企業(yè)主要負責人為防止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第一責任人,負責原材料采購和生產配料的人員為直接責任人,第一責任人所在單位發(fā)生違法添加行為、直接責任人發(fā)現單位購入或使用非法添加物未及時向監(jiān)管部門報告的,都必須承擔法律責任。

    食品生產企業(yè)牢固樹立了"做食品就是做良心"的理念,再配以科學嚴謹的監(jiān)管體系,食品安全問題才能真正有望解決。來源大眾日報)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