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驢皮驢肉不可“一鍋煮”

   2007-06-01 中國食品網中食網6830

 驢皮作原料可以熬制成阿膠,其實,驢肉的營養(yǎng)價值也極高,自古就有“天上龍肉,地下驢肉”的說法來形容驢肉之美。古人把驢肉比作龍肉,說明驢肉味道之鮮美,營養(yǎng)之豐富,也證明了驢肉自古以來就是人間的一道美食。

 《本草綱目》記載,驢肉性溫,具補氣養(yǎng)血、益精壯陽、滋陰補腎、利肺作用,尤其對止煩、安神清腦有獨到效果。同五味煮食,或以汁做粥食,補血益氣,治遠年勞損。另外,古人對驢的脂、乳、皮、毛、骨、血、陰莖、駒衣、尿、糞等的藥用功效均做過研究,并進行了詳細的記載,可以說驢的全身都是寶。

 驢肉的營養(yǎng)極為豐富,每100克驢肉含蛋白質18.6克,還含有碳水化合物、鈣、磷、鐵及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現(xiàn)代研究表明,驢肉的蛋白質含量比牛肉、豬肉高,而脂肪含量比牛肉、豬肉低,是典型的低脂肪、低膽固醇、高蛋白的綠色食品,含有大量的亞麻酸、亞油酸。由于驢肉獨特的營養(yǎng)和味道,形成了許多獨具特色的地方名吃:如河間驢肉燒餅、廣饒肴驢肉、保定驢肉卷火燒、曹記驢肉、上黨臘驢肉、高唐驢肉等。

 驢的全身都可以入菜,目前市場上有的驢肉餐飲店里提供“一鍋煮”,就是把驢肉和驢皮放在一塊兒燉。但這里需要注意一個問題,由于驢皮是由上表皮、真皮層、皮下層組成,其中皮下層、上表皮含有一定的角質成分,其分子量大,難于溶化和水解,真皮層的膠體分子量小,易于溶解,但它們混雜交織在一起,在消費者享受“一鍋煮”的時候,膠體分子發(fā)生劇烈的熱運動,當部分水汽蒸掉,水中離子的濃度越來越大,達到一定濃度,使膠體分子重新聚合,聚合成分子團,先聚合的為大分子膠體。這些大分子膠體由于分子量大不容易被人體吸收,如果長期大量食用“一鍋煮”,這些大分子就會在腸胃里聚集、沉淀,從而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造成脾胃功能失調,出現(xiàn)腹脹、溏便、食欲不振等癥狀。

 近代科學研究表明,驢皮只有在高溫高壓條件下,經過長時間的熬制才能有效的分離大分子不溶膠團,經過長時間的分解,驢皮的分子量就很小了,大約在3萬左右,而用普通方法在家里熬豬蹄的分子量都在20—25萬以上,人體還沒有來得及分解就已經被代謝掉了。由此可見“一鍋煮”連驢皮一起燉的吃法不可取。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