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wǎng)

敘利亞:戰(zhàn)火外的“中東之眼”處處神跡

   2015-08-06 中國民族宗教網(wǎng)79192
核心提示:敘利亞可謂中東歷史的一個縮影。史上,從阿拉伯半島的連續(xù)遷移賦予了敘利亞阿拉伯國家的身份后,它設法抵御了赫梯人,波斯人,希

敘利亞可謂中東歷史的一個縮影。史上,從阿拉伯半島的連續(xù)遷移賦予了敘利亞阿拉伯國家的身份后,它設法抵御了赫梯人,波斯人,希臘人和羅馬人的入侵。自公元前333年亞歷山大大帝至伊斯蘭教成立之初,為敘利亞留下了一筆龐大的遺產。時至今日,傳奇留在了歷史中,神跡卻處處可見:從基督教圣地瑪魯拉到十字軍東征留下的騎士堡,從“天國之城”大馬士革到“絲綢之路”最西端的阿勒頗,再到“沙漠新娘”帕爾米拉,多元文化相互交融,成就了獨一無二的敘利亞。

 

 

廊柱的雕刻極盡華麗

“天國之城”大馬士革從暗香浮動到暗流涌動

被譽為“天國里的城市”,曾經“暗香浮動”的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如今暗流涌動,劍拔弩張,彌漫著緊張與不安的氣氛。大馬士革(Damascus),這座古老而美麗的山城,四千年來一直被譽為“天國之城”,長達數(shù)千年的歷史中,這個地區(qū)曾先后被羅馬帝國、波斯帝國、奧斯曼帝國以及一些阿拉伯王國所統(tǒng)治,同時它又受到東西方文明的哺育,作為現(xiàn)代文明與古代世界的連接點,大馬士革也是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圣城。

 

 

處于幾條商道交會處的阿勒頗,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倭馬亞清真寺:見證宗教的權力交替

城中的250座清真寺,沒有一座可以同倭馬亞清真寺(Umayyad Mosque)相提并論,它的演變歷程見證了不同宗教和種族在大馬士革的權力交替:最早是羅馬帝國時期的朱庇特神殿,后來在羅馬帝國定基督教為國教后改為圣約翰大教堂,7世紀敘利亞被阿拉伯人征服后,將其改為了清真寺,甚至寺內三個宣禮塔中還有一個被稱為基督尖塔,現(xiàn)在的倭馬亞清真寺是屬于什葉派的伊斯蘭教第四大圣寺。

 

 

帕爾米拉傳奇女王時代的輝煌依稀可見。

老城:留下奧斯曼帝國時期的傳奇

擁有4000年歷史的大馬士革城市當之無愧地享有“阿拉伯世界古文物薈萃地”的聲譽,如果要品味大馬士革的靈魂,一定要去它的老城,古城區(qū)于1980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單單是那些古宅深巷、浴室茶館、旅舍食店、集市商鋪,碎瑪瑙般玲瓏剔透地散落在青石路上,就足以讓你血脈賁張。老城的城門依舊健在,小巷拐來拐去,或曲徑通幽,或柳暗花明,上萬座老房子不僅是城市的建筑寶藏,也成了大馬士革的特殊景觀之一。這些樓群半數(shù)以上依然保留著奧斯曼帝國時期的建筑原樣,外表莊嚴肅穆,內部金碧輝煌,正如倭馬亞清真寺中的每一片瓦礫,蘊涵著幾千年的傳奇。每座老屋背后或許都有不少動人的故事,這也使得大馬士革在每位游客心中留下了一抹神秘的東方色彩。

臨街的門面房大多改成了工藝品或小吃店,不時見到人們排隊等待著新出爐的烤餅,那是幾千年來中東人喜歡的食品,隨意推開一扇門,老板熱情地招呼著你,不管買不買,態(tài)度一樣和藹可親,只是今天老城的寧靜被上街游行示威人群打破了,敘利亞人坦然悠閑的日子似乎結束了。

絲綢之路最西端的阿勒頗靜靜聆聽《一千零一夜》

敘利亞第二大城市阿勒頗,曾經是“絲綢之路”最西端,也是慢慢拾起古國天方夜譚的理想之地。

 

 

帕爾米拉當?shù)刈詈玫木频昃妥溆谶z址旁

古城:低調守護幾千年的古老

這座更古老的城市,北部接壤土耳其,西部遙望塞浦路斯。從公元前2世紀起就處于幾條商道的交會處,作為兵家必爭之地,阿勒頗在歷史上曾屢經戰(zhàn)事,相繼由赫梯人、亞述人、阿拉伯人、蒙古人、馬穆魯克人和土耳其人統(tǒng)治。

阿勒頗老城和大馬士革一樣是世界上建城歷史最長的城市之一。據(jù)考證,這座城市在8000年以前就有人類居住。公元前2000年,這里有一座亞述帝國的神廟,在后來漫長的幾十個世紀里,幾經重建和擴建。

現(xiàn)在的阿勒頗由13世紀的城堡、12世紀的大清真寺、17世紀的宮殿,以及沙漠旅店和浴室構成了獨特的城市建筑結構。阿勒頗的布局,據(jù)說是接受了古希臘神靈的啟示,露天劇場坐落在安第科奇(Anticoch)門和城墻之間的直線上,十分莊嚴大方,氣派非凡,大清真寺建在曾是古希臘時的集市中心。但是,阿勒頗似乎并不想向世人炫耀的古老,這里的人低調地生活著,是敘利亞境內最保守的一個城市。

古堡:構思巧妙,易守難攻

建在5米高的小山坡上的衛(wèi)城——阿勒頗古堡(Citadel),堪稱世界奇跡,城墻用巨石砌成,四周是深22米、寬30米已經干枯的護城河,從溝底到城墻頂端共65米高,且在坡度很陡的壕溝上面鋪滿光滑的石板,使越溝爬墻攻城變得難上加難。入口處和哨樓之間有大吊橋相連,收起吊橋,衛(wèi)城便固若金湯。

城堡有三道大鐵門,第一道是蛇門,因為門上雕有兩條盤踞的巨蛇;第二道是獅門,顧名思義,門上雕有一對盤坐著的獅子;而第三道,還是獅門,不過這一次,上面的那對獅子,一笑一哭。而這座構思巧妙,易守難攻的衛(wèi)城,還是在公元1401年,被忽必烈的蒙古鐵騎征服的。

站在古堡最高處,俯瞰這座千年古城,位于西北高地綠洲上的阿勒頗,在奧斯曼帝國時期成為近東最大貿易中心。千年前,“絲綢之路”從中國到杜拉·歐羅珀斯(Dura Europos),經過帕爾米拉和霍姆斯到位于地中海的敘利亞港口,在連接地中海和印度洋、黑海和尼羅河之間的貿易通道,龐大的敘利亞船隊揚帆破浪行駛在海上,向整個世界傳達每一個他們的新探索和發(fā)現(xiàn);許多最偉大的人類成就都起源于這片古老的土地,然而便利的地理位置也為它籠罩上兵家必爭之地的戰(zhàn)爭陰霾。1400年后,它還能再一次抵御來自西方世界的“圍攻”嗎?

“沙漠新娘”帕爾米拉月光籠罩傳奇女王的輝煌

帕爾米拉(Palmyra)的夜是最美的。月色籠罩著昔日帝國的廢墟,這里,每一塊石頭都有它自己的故事,巨型石柱下射燈的光芒與頭頂閃爍的繁星交織在一起,講述著中東歷史的一段輝煌。兩千年來,沙漠上的風吹散了傳奇女王澤努比亞的夢想,只留下“沙漠新娘”的美譽。

 

 

十字軍東征留下的騎士堡

古城:融合多個古帝國風格

從大馬士革向東北215公里,便是敘利亞古城帕爾米拉所在地。它是公元前1世紀建立的一座集敘利亞、阿拉伯、希臘、羅馬風格為一體的古城。作為地中海東岸重要的商業(yè)城市,帕爾米拉已成為連接波斯王朝與羅馬帝國,獨霸西亞的交通發(fā)達的貿易中心,繁榮達300年之久。而今,聰明美麗,資質甚高的傳奇女王澤努比亞當年問鼎羅馬、稱霸西亞時的繁華早已散盡,遺址分散在方圓六平方公里中,既有保存完好、羅馬風格的圓形階梯劇場,又有歷盡滄桑、只剩下殘垣斷壁的貝爾神廟,透過這些古老的廊柱、拱門和雕塑,你可以看到一個時代的輝煌。

帕爾米拉大道:當年勝景依稀可見

最雄偉的貝爾神廟建于公元32年,供奉著帕爾米拉人所敬仰的貝爾神。廣場正中的主殿雄偉莊重,佇立的斷壁上不僅有雕刻精美的窗飾,還留有斑駁的石刻壁畫,讓人驚嘆于當年工匠的高超技藝。

綿延1100多米的帕爾米拉大道,一條青石道路,通向古殿深處,兩側高大精美的羅馬石柱氣勢恢宏,回廊上的階石堅固依舊,鼎盛繁華的文明如今就積淀濃縮在這里了。走在石方鋪面道路上,仰視著頭頂上方橫貫城空的天廊水道,一根根間隔10米的浮雕石柱,橫托起沉重的青石水槽,槽下柱頂處嵌著華燈油座,石槽橫懸在10米高空,相連成一條巨龍,偃臥在藍天白云里,當年商賈云集、車水馬龍的勝景仿佛依稀可見。

這里是人類文明的精神家園,也是讓人蕩滌心靈的好地方。站在阿拉伯城堡Qallaa’ Ibn Ma’an,回頭俯瞰山下那片蒼涼神秘的廢墟,它是敘利亞人的驕傲,也是帕爾米拉人對安樂生活和自由向往的象征。夕陽暮色中的柱廊分外迷人,遠處一列火車緩緩駛向遠方,沒有奔騰的憧憬,悄然駛進的是和平,還是戰(zhàn)爭?不得而知。


趣味民俗

 

 

雜耍般的走賣紅茶

紅茶是敘利亞人每天必喝的飲品,“走賣紅茶”小販也是中東地區(qū)的特色,尤其是在大馬士革和阿勒頗老城的大巴扎附近有很多,他們如同雜耍般表演著倒茶的絕技,巨大的銀色茶壺熠熠發(fā)光,煞是好看。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清真
推薦圖文
推薦清真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