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海旱災威脅農作影響可至2011年
由于氣候極度干旱,再加上最近的野火使得平常農作豐收被譽為「面包籃」的黑海地區(qū),也面臨耕作窘境。俄羅斯與烏克蘭是全球第4與第6大的小麥輸出國,也因此紛紛禁止出口,以保障國內糧食供應。
俄羅斯的旱災是百年來最嚴重的一次,俄國總理普京(Vladimir Putin)表示:旱災的嚴重程度有可能使出口禁令延續(xù)到明年。他接著表示:谷類預估收成可能從上周預計的7500萬公噸,降到6000萬噸。受災的農作區(qū),目前并不計劃在今年秋天播種冬糧,冬糧以往可占全國收成的40%,但現在只能指望明年的春糧收成。烏克蘭也同樣暫緩冬糧的播種,因為高溫而無雨已使土壤的播種層過于干燥。官員也表示,前幾年過剩的谷作,可能需要調用,以避免國內糧食短缺。
氣候變遷影響全球糧食生產已引起世界許多人士的關注,早在09年相關研究人員指出:" 津巴布韋、索馬利亞、模里西斯、莫桑比克以及蘇丹等國,遭逢嚴重干旱,難以耕種作物,導致缺糧,糧價上揚,此外,沙漠化及伐林讓土質惡化,高溫導致降雨不正常,不是太少,就是一下太多,造成洪災,作物被淹沒,還有森林大火,這些氣候變遷的影響加劇糧食安全的危機。最好是政府領袖投入抗暖化,他們能協助民眾了解為何必須改采素食,所以要盡力提醒、鼓勵領導者采取行動。"
俄國禁止谷物出口將影響埃及等地區(qū)
最近超強的熱浪長期的干旱與野火損毀俄羅斯25%的農作,俄國政府決定今年禁止出口谷類,以確保國內糧源。此舉可能造成中東與北非的困境,因為這些地區(qū)是俄羅斯最大的出口國。
以埃及為例40%人口的每日收入不到兩美元,許多這類國家都仰賴面包的補助來維持社會和平。俄國今年小麥的損失無疑將造成麥價上揚,導致明顯的后遺癥。埃及在去年進口了俄羅斯小麥輸出量的1/3這占埃及總進口量的59%,埃及目前只剩下4個月存糧,現在正設法從其它國家取得小麥。但該國政府表示,由于麥價上漲,成本將高達7億5百萬美元,這將會降低埃及償還債務的能力。
此外,俄羅斯的熱浪,被俄國氣象中心評為千年來最嚴重的一次,俄國總統(tǒng)梅德韋杰夫(Dmitry Medvedev)告訴國家安全會:大家必須改變作法,以因應日益明顯的全球暖化效應,他說:「坦白說,目前全球氣候的變動足以警惕大家(我是指世界領袖以及公共組織的主持人),讓大家更努力,遏止氣候變遷。」
有關 科學家、研究人員、相關人士多次指出:「肉食才是糧食短缺的主因,人們光是花在飼養(yǎng)牲畜的谷物,就足以喂飽20億人。肉食不但會造成糧荒,也會引發(fā)戰(zhàn)爭。因為當人們饑餓,糧食安全沒有保障,到處都鬧饑荒時,可能會無惡不作,而引起戰(zhàn)爭。因此,茹素是大家存活的必要條件?!?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