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家利用生物合成方法改造病毒,然后用改造后的病毒成功清除了含有有害細菌的生物薄膜。這一方法可望用于食品和醫(yī)療等行業(yè)的器械消毒。
細菌生物薄膜是生長于生物器官或物體表面的細菌群落。許多人類疾病與細菌生物薄膜有關,食品加工設備或醫(yī)療器械內部的細菌
生物薄膜會成為長期傳染源。細菌生物薄膜的表層膜由多種蛋白質、多糖和核酸構成,能大幅減弱抗生素對細菌的襲擊。要有效對抗細菌生物薄膜,必須能同時殺死細菌并毀壞表層保護膜。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波士頓大學的科學家在試驗中,使用侵襲細菌的病毒——噬菌體來清除生物細菌薄膜。他們對襲擊大腸桿菌的T7噬菌體進行基因改造,使其分泌一種能毀壞表層保護膜的酶。
研究人員在塑料物品表面培育大腸桿菌生物薄膜,用改造后的T7噬菌體處理。結果顯示,噬菌體能殺死生物薄膜中99.997%的細菌,殺菌能力比未經基因改造的噬菌體高出百倍。有關論文發(fā)表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
根據美國對噬菌體應用的規(guī)定,這一成果尚不能直接用于人類藥物。它可望用于食品和醫(yī)療行業(yè)的器械消毒,也可用于預防和治療家畜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