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2013年9月7日,崔永元和方舟子就轉基因食品安全性在微博上公開論戰(zhàn),你了解轉基因食品嗎?你認為轉基因食品安全嗎?
事件回放:崔永元方舟子就轉基因食品安全性公開論戰(zhàn)
9月7日上午,20多名主動報名的網友參加了中國農業(yè)大學玉米試驗基地現(xiàn)場采摘轉基因玉米,并煮熟品嘗活動。這次活動由方舟子發(fā)起,方舟子認為“品嘗轉基因玉米雖無科學研究價值,但有科普價值,應當創(chuàng)造條件讓國人可以天天吃轉基因食品”。
這次活動引發(fā)網上熱議,著名主持人崔永元也轉發(fā)了微博“崔永元-實話實說: #轉基因食品,你吃嗎#你可以選擇吃,我可以選擇不吃。你可以說你懂“科學”,我有理由有權利質疑你懂的“科學”到底科學不科學。你可以說我白癡,我也可以說你白吃。”
崔永元的轉發(fā),引發(fā)方舟子的回復,令人并為此產生爭論,以下是兩人爭論的實錄:
@崔永元-實話實說: #轉基因食品,你吃嗎#你可以選擇吃,我可以選擇不吃。你可以說你懂“科學”,我有理由有權利質疑你懂的“科學”到底科學不科學。你可以說我白癡,我也可以說你白吃。
@方舟子: 不僅做科普要有語言和邏輯,做主持人也要有語言和邏輯。比如才說了“你可以說我白癡”,真被人當成是轉基因方面的白癡了,馬上又改口說“你怎么知道我不懂”,這又是哪門子的“語言和邏輯”?別人究竟可不可以說你白癡?
@方舟子: 你當然可以選擇不吃,但是不要傳謠阻礙中國農業(yè)技術發(fā)展。我科普的是各國際權威科學機構認可的科學,你根本不懂,有何資格質疑?
@崔永元-實話實說:哪句是“傳謠”?你怎么知道我不懂?先補習一下語文和邏輯入門再“科普”好不好?這么兩句中國話都看不明白,有何資格科普?
@方舟子:說轉基因玉米讓老鼠長腫瘤,說金大米有問題,是不是謠言?你上過了幾節(jié)生物課,讓你覺得自己比生物學家都懂什么是轉基因?我一個生物化學博士,寫了二十多本科普書,還沒資格做科普?我做科普的資格還要由一個主持人來認定?
@崔永元-實話實說:科普1:李約瑟出生于1900年,37歲上就成了英國皇家學會會員,他在生物化學和胚胎學方面的成名著作《化學胚胎學》和《生物化學與形態(tài)發(fā)生》都在40歲前問世。我認為他有“資格”科普,他和小伙伴們出版的七卷巨著(中國的科學與文明)第七卷第一分冊就是:語言與邏輯??纯?,科普的確需要這基本功。
@方舟子:科普當然需要語言與邏輯,但是你證明這一點的證據居然是李約瑟寫過一本叫“語言與邏輯”的書,這樣的推理算什么語言與邏輯?李約瑟那本書是科學史著作,和怎么做科普又能扯上什么關系?
@崔永元-實話實說:科普2:科普大家李約瑟談中醫(yī)診斷和調節(jié)陰陽失衡、五行關系失常的手段時說:“雖說我們身處現(xiàn)代,對中世紀醫(yī)生是如何洞穿這兩大力量相互作用的秘密始終感到費解,但許多這類調節(jié)治療的確使人體神經和內分泌恢復到均衡狀態(tài),對此我們絕無異議。”看來,對中醫(yī)是否是偽科學當然可以持不同的觀點。
@方舟子:對任何問題當然都可以持不同的觀點,但不等于任何不同觀點都是有價值的。要證明某學科是科學,不是靠引用某名人的看法,更不是靠玩文字游戲來與現(xiàn)代醫(yī)學的發(fā)現(xiàn)牽強附會,這才叫“語言與邏輯”。何況李約瑟并不認為中醫(yī)是科學,所以才有“李約瑟問題(為什么科學沒有在中國古代產生)”。
@崔永元-實話實說:科普3:有趣的是,對科普大家李約瑟的諸多觀點的質疑在世界范圍內從未停止過,盡管他有那么好的學術背景,但他從不說這些質疑是“傳謠”,也不說這些質疑“阻礙”了中國科技的發(fā)展,更沒有說“有何資格質疑”。所以,“著名”科普大家也分轉基因和非轉基因兩種。
方舟子:李約瑟最多算是科學史大家,哪來的科普大家?他的研究結果是否成立,與中國科技發(fā)展無關。但是轉基因技術是現(xiàn)代農業(yè)的發(fā)展方向,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用謠言、謊言來妖魔化轉基因技術,當然會阻礙中國科技的發(fā)展。要質疑科學、學術問題,當然要有證明自己懂行的資格。不然你列舉李約瑟多牛干什么?
@方舟子:不同學科的門檻不一樣。比如中國古代科學史的門檻不高,即使不是那個專業(yè)的,如果讀得懂古文,掌握了史料,也完全可以質疑李約瑟的某個說法(事實上李約瑟的研究的確被發(fā)現(xiàn)錯誤百出,其中有的是因為他誤讀古文)。但是生物技術就不同了,現(xiàn)代生物學是高度專業(yè)化的學科,不是學這個專業(yè)出身的人,不可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問題。這就是為什么妖魔化轉基因技術的人,幾乎全都是電視主持人這樣的外行,學生物出身的屈指可數(shù),說來說去就是蔣高明、王月丹那么兩三個奇葩。
各方觀點:轉基因食品是否安全?
農業(yè)部:轉基因食品與傳統(tǒng)食品一樣安全
農業(yè)部網站發(fā)布消息,國家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委員林敏表示,凡是通過安全評價上市的轉基因食品與傳統(tǒng)食品一樣安全。
據林敏介紹,法國凱恩大學塞拉利尼教授在《食品與化學毒物學》科學雜志上發(fā)表一篇論文,報告了用轉基因玉米NK603進行大鼠兩年飼喂研究,引起大鼠產生腫瘤。對此,歐洲食品安全局作出最終評估認為,該研究得出的結論缺乏數(shù)據支持,相關實驗的設計和方法存在嚴重漏洞,而且該研究實驗沒有遵守公認的科研標準。
林敏說,轉基因食品入市前都要通過嚴格的毒性、致敏性、致畸等安全評價和審批程序,目前還沒有其他食品經過了這樣嚴格的安全評價,轉基因食品與非轉基因食品具有同樣的安全性。(據京華時報)
農大教授羅云波:轉基因食品比普通食品更安全
“從消費者到從事食品安全的監(jiān)管部門,很多人都不太清楚什么是轉基因食品。”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yǎng)工程學院院長、北京市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羅云波教授曾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一些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存在種種誤解和猜測,而實際上,“轉基因食品比普通食品更安全”。
羅教授介紹,和傳統(tǒng)的玉米品種相比,轉基因玉米因為自身很好的抗蟲性和抗病性,所以在生長過程中,可以很少使用或者不使用農藥,所以,它的農藥殘留也會低得多。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食用的安全性。“我們種植的絕大部分農作物都已經不是自然進化的野生種,而是千百年來經過人工選育,即轉移基因或基因變化而創(chuàng)造的新物種和新品種。”因此,羅教授認為,轉基因食品減少了蟲害和農藥殘留,節(jié)約了生產成本。在未來的幾年里,以基因工程技術為核心會有更多的新型轉基因食品,這不僅可以解決食品短缺,豐富人們的食品,對人們的健康也將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