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美國麥當勞薯條被指含硅膠石化物 其他地區(qū)門店喊冤

   2015-01-26 國際在線1920
核心提示: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都市報》1月22日報道,日前,美國麥當勞邀請一電視臺到其位于愛荷華州的工廠參觀薯條制作的全過程。電視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都市報》1月22日報道,日前,美國麥當勞邀請一電視臺到其位于愛荷華州的工廠參觀薯條制作的全過程。電視臺錄制的視頻顯示,麥當勞在制作薯條的過程中加入了14種化學添加劑,其中兩種為硅膠化學成分“二甲基聚硅氧烷”(dimethylpolysiloxane)與石油化合物“特丁基對苯二酚”(TBHQ,俗稱抗氧化劑或防腐劑)。

    視頻顯示,麥當勞薯條制作包括如下三步。首先,用機器為土豆削皮、切條并漂白;其次,將切好的土豆條浸入調制好的醬料中,該醬料包括菜籽油、大豆油、氫化大豆油、牛肉調味粉、水解小麥、水解乳、檸檬酸與二甲基聚硅氧烷(dimethylpolysiloxane)等;再次,將葡萄糖粉灑在土豆條上以保證薯條顏色金黃,再添上酸式焦磷酸鈉來防止薯條顏色變灰。最后,油炸薯條,并將炸好的薯條進行速凍處理,送往各麥當勞餐廳。各餐廳只需在顧客下單后,再炸一遍薯條即可。

    在所記錄14種添加劑中,引發(fā)爭議的是硅膠化學成分“二甲基聚硅氧烷”與石油化合物TBHQ。據電視臺介紹,二甲基聚硅氧烷對人體無害,使用它是為防止食用油起泡。而TBHQ則用于防止食物變質。

    據悉,一份麥當勞薯條的熱量為510大卡,含6克蛋白質、24克脂肪、67克碳水化合物與290毫克的納。

    該段視頻曝光后引發(fā)網民熱議,短時間內點擊量達數(shù)百萬。多地則紛紛自辯稱,自己所生產的薯條不含二甲基聚硅氧烷。如英國麥當勞稱,僅美國使用這些添加劑,而自己所使用的材料僅為土豆、植物油與葡萄糖。此外,他們還會在上餐前給薯條撒上鹽,亦可根據顧客要求不灑鹽。臺灣麥當勞公司亦表示,各市場所使用的產品配方不同,承諾臺灣麥當勞生產的薯條絕對不含牛肉調味粉、矽膠、二甲聚硅氧烷、石化物及TBHQ。(林熹)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