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夏天,烤魚讓杭州人心頭一緊。先是8月在下沙,口碑不錯的“萬州烤魚”被查出非法添加了工業(yè)鹽。然后9月,拱墅瓜山,在“李記烤魚館”的湯料里,警方發(fā)現(xiàn)了罌粟殼成分(本報曾有連續(xù)報道)。
“李記烤魚館”的老板說,罌粟有進貨的上家。
拱墅警方隨即開始進一步偵查,近日終于查到了:上家是兩個賣調(diào)味品的商家。
這兩個上家,自己正規(guī)生意都做得挺好,但還是應下家的要求,搗鼓起了非法的罌粟殼生意。目前,兩個上家因為涉嫌生產(chǎn)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都已被刑拘,案件還在進一步審理中。
烤魚店老板想讓生意再火點
他會意地點點頭
“李記烤魚店”的老板落網(wǎng)之后,民警當即帶著他去找上家:石祥路上糧油批發(fā)市場的一家小商鋪。
小商鋪也就十個平米,賣的是各類調(diào)味品。老板姓馬,30歲,初中文化,海寧人。當民警說明來意,馬老板的臉色多少有點難看起來,但他還是沒有當場承認。
審訊幾個回合下來,他說了一些情況:罌粟殼是夏天進的貨,一共3斤。馬老板說,3斤的貨出手給了兩個男性下家,一個要了2斤,另一個要了1斤。“我不賺錢的,就是一點點差價。”他如是說。
烤魚店的李老板與這位馬老板相熟。8月,李某到馬老板這里進貨調(diào)料,閑談中提到想讓自己的烤魚店生意再好一點,聽說罌粟殼能提鮮……馬老板會意地點點頭。
罌粟殼長期食用會慢性中毒
還會造成毒駕
幾番打聽,他在勾莊物流中心找到了同樣做調(diào)味品的魏某。魏某一聽來意,拿出了一個袋子,一稱正好1斤。
馬老板說,自己是330元一斤進的貨,然后以360元賣給了李某。后來,李某介紹了另一個買家過來,開口就要2斤,于是馬老板又一次去了勾莊。這一次,他的出貨價成了380元。
魏某,女,40歲,安徽人。對于罌粟殼的來源問題,截至目前,魏某尚沒有做出合理解釋。
警方?jīng)]有在這兩位上家處發(fā)現(xiàn)罌粟殼存貨。案件還在進一步審理。
其實,馬某和魏某的正規(guī)生意都做得挺好。比如魏某在勾莊就有兩個商鋪,生意好的時候,她一天就能有萬把元的進賬。
民警表示,長期食用罌粟殼容易成癮,并且會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造成損害,可能造成慢性中毒。如果吃了這樣的烤魚后開車,萬一被查到就可能是毒駕的結(jié)果。所以,如果在餐館用餐感覺鮮美過頭要打一個問號。真的感覺異樣,應該及時報警。
通訊員李文實習生華閱錢江晚報記者胡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