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wǎng)

許曉椿:克隆食品早已上市銷售

   2016-02-18 新華網(wǎng)4620
核心提示:  根據(jù)新華社消息,全球最大克隆工廠落地天津濱海新區(qū),目前這家投入2個億的克隆工廠在2015年底時已經(jīng)完成80%的建設,計劃將在
  根據(jù)新華社消息,全球最大克隆工廠落地天津濱海新區(qū),目前這家投入2個億的克隆工廠在2015年底時已經(jīng)完成80%的建設,計劃將在2016年上半年正式投產,一期將實現(xiàn)每年生產10萬頭克隆牛胚胎。
 
    然而,近日記者再次致電天津克隆工廠時獲悉,克隆牛胚胎投產的具體時間表尚未出臺,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天津克隆工廠的裝修估計要到六月份以后才能完工。”
 
    此前,有評論認為天津克隆工廠從審批到正式落戶,缺少與公眾溝通,面對如此大規(guī)模的克隆工廠,公眾顯得疑慮重重。根據(jù)《科技日報》報道,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shù)人對克隆技術并不了解,一提到克隆食品,多數(shù)人表現(xiàn)出拒絕甚至恐懼的態(tài)度。另外一項調查顯示,30位來自美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埃及、古巴等四大洲8個國家的留學生中,有15人表示堅決不吃克隆肉類。
 
    顯然,公眾的擔憂集中在克隆動物的食用安全能否得到保障上。食用克隆動物究竟安不安全?克隆動物與一般動物有差別嗎?克隆肉品投入市場是否有監(jiān)管部門審批……
 
    就這些問題,新華訪談專訪了天津克隆工廠全資母公司博雅控股集團董事長許曉椿博士。
 
    新華訪談:克隆工廠是怎樣產出克隆動物的?
 
    許曉椿:克隆技術不需要雌雄交配,只需要從被克隆的動物身上取一個普通的體細胞,甚至可以只是一根毛發(fā)上的毛囊,就足以獲得全部的遺傳信息,然后將該體細胞的細胞核移植到去掉細胞核的卵母細胞中,再將該卵母細胞移植到代孕母親子宮內,就可以培養(yǎng)出完全相同的復制品。
 
    新華訪談:克隆與轉基因有什么差異?
 
    許曉椿:克隆與轉基因的差異在于:我手邊有一杯清水,我倒一半給你,這是克隆,因為這是兩杯一樣的水;如果倒半杯水給你,然后再加入咖啡,這是轉基因,因為你喝的和我喝的已經(jīng)不一樣了,發(fā)生了變化。
 
    新華訪談:克隆技術應用于食品領域有先例么?
 
    許曉椿:事實上克隆運用于商業(yè)已經(jīng)很普遍了,現(xiàn)在超市中售賣的蔬菜水果如草莓香蕉等,都運用了植物克隆技術。在我看來,克隆技術讓食物變得品質更好。
 
    據(jù)我所知,植物克隆技術發(fā)明于上世紀60年代,80年代左右開始商業(yè)化應用。動物克隆技術相較于植物克隆技術晚了差不多30年,到2000年左右,美國、日本、韓國相繼應用克隆技術培育優(yōu)質的種牛,改善種群品質,我們建立動物克隆工廠的目的就是將動物克隆技術更好地服務于畜牧業(yè)。
 
    新華訪談:克隆牛肉已經(jīng)在市場上銷售了嗎?國際上是否有克隆牛的公司?
 
    許曉椿:據(jù)我了解,目前國內沒有銷售克隆牛肉。在全球范圍內,美國、日本、韓國、巴西、澳大利亞都有克隆牛的生產,但都是很小規(guī)模,相比之下可能美國是最大的,它的作用主要是改良種群。在這些國家,牛是用于肉食的,經(jīng)過三四百年的積累,已經(jīng)建立了足夠優(yōu)秀的種群,所以對這種技術的需求很小。
 
    新華訪談:克隆動物的食用安全有保障嗎?與自然繁殖的動物是否有區(qū)別?
 
    許曉椿:美國FDA官網(wǎng)上可以查到,美國早已對克隆技術進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對克隆技術的安全性、克隆動物的健康,以及社會風險進行了分析。他們從1999年開始調查研究,到2006年出版了關于克隆技術以及克隆食品安全性的研究報告。
 
    這項調查得出兩個結論:第一,克隆動物無論是健康還是壽命跟天然的動物沒有太大差別;第二,克隆牛產生的牛肉或者牛奶跟天然的牛肉牛奶沒有任何差別,無論從任何一個指標來看。
 
    新華訪談:克隆牛進入市場,是否需要特殊的標記?
 
    許曉椿:由于沒有辦法區(qū)分牛奶或者牛肉是否是克隆牛生產的,所以美國FDA也不要求對克隆牛以及后代產生的牛肉、牛奶貼任何標簽,這是美國的結論。
 
    目前,全球范圍內,主要的肉牛和奶牛生產區(qū)域,包括美國、澳洲、日本、韓國、巴西,政府有正式文件,允許克隆牛,也不要求對它進行貼標簽。
 
    新華訪談:為何歐洲議會禁止克隆農畜和銷售克隆牲畜?
 
    許曉椿:我認為農業(yè)一直是歐盟的重要保護領域,牽扯到大量人的工作,所以也就牽扯到選票,禁止銷售克隆農畜的法案很大程度上是對傳統(tǒng)農業(yè)的保護。因為克隆技術可以用更少的人工、更便宜的價格得到同樣或是更好的產品,這將使傳統(tǒng)畜牧業(yè)受到很大的沖擊,所以在我看來,歐盟是基于貿易保護和政治考量做出的這一決策。(蔡夢曉 底東娜)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