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wǎng)

味精、雞精,害人精?這些調(diào)味料究竟能不能用?

   2017-02-10 中國食品網(wǎng)12070
核心提示:曾經(jīng),味精是很多家庭都離不開的調(diào)味品。 而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都在追求食物本身的味道,拒絕添加味精。 有的吃貨,是不能容忍

   曾經(jīng),味精是很多家庭都離不開的調(diào)味品。

   而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都在追求食物本身的味道,拒絕添加味精。

   有的“吃貨”,是不能容忍在食物里添加一丁點兒味精的。因為他們認為,添加味精是廚子技藝不精,掩蓋食材不新鮮的一種手段。(味精:我只是用來提鮮的,你們?yōu)E用,怪我咯?)。

   還有的“吃貨”卻認為,味精、雞精都是“害人精”,天天吃會致癌~

   這不,吃飯時間,隔壁家老王兩口子又爭了起來

   老王

   菜要起鍋的時候,來一小勺味精,可提鮮、又美味~

   吃菜就要吃原汁原味,弄了味精、雞精還是原味嗎?而且吃多了也不好!

   媳婦

   那么這味精、雞精到底是放還是不放?它們對身體有害嗎?

   今天,就讓“話食團”來和大家分析一下,我們經(jīng)常吃的味精和雞精究竟是什么?他們對身體有害嗎?

    味精 

   味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這化學名稱聽起來挺嚇人,其實谷氨酸就是人體中存在的一種氨基酸,而鈉是一種金屬元素。

   根據(jù)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味精的定義是“以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玉米、糖蜜等糖質(zhì))為原料,經(jīng)微生物(谷氨酸棒桿菌等)發(fā)酵、提取、中和、結晶、干燥而制成的具有特殊鮮味的白色結晶或者粉末狀調(diào)味料。

   味精的發(fā)現(xiàn)

   盡管味精廣泛存在于日常食品中,但谷氨酸以及其它氨基酸對于增強食物鮮味的作用,在20世紀早期才被人們科學地認識到。

   1907年,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的研究員池田菊苗發(fā)現(xiàn)了海帶湯蒸發(fā)后留下的棕色晶體,即谷氨酸鈉。

   這些晶體,嘗起來有一種難以描述但很不錯的味道。這種味道,池田在許多食物中都能找到蹤跡,尤其是在海帶中。池田教授將這種味道稱為“鮮味”。

   之后,他為大規(guī)模生產(chǎn)谷氨酸鈉晶體的方法申請了專利。池田教授將谷氨酸鈉稱為“味之素”。這種風靡整個日本的“味之素”,很快傳入中國,改名叫“味精”。不久,味精風靡全世界,成為人們不可缺少的調(diào)味品。

   谷氨酸

   谷氨酸是構成蛋白質(zhì)的氨基酸之一,但谷氨酸不能提供鮮味,只有游離的谷氨酸(帶上負電荷的谷氨酸)才能產(chǎn)生鮮味。

   有的人喜歡在煲湯時放入西紅柿和土豆,覺得煲出來的湯味道鮮甜許多,其實這也是西紅柿 和土豆里的游離的谷氨酸起的提鮮作用。

   它安全嗎?

   我們?yōu)槭裁磁懦馕毒?/strong>

   一是因為一些餐館在烹煮過程中加入大量味精,造成食物失去原本味道,引起消費者反感;

   二是消費者對味精有莫名的恐慌和排斥,認為這種人工的添加劑會對人體產(chǎn)生危害。

   其實

    味精作為一種鮮味劑,在烹煮食物的過程中適量加入,對于食物增鮮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味精作為國家批準生產(chǎn)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安全性已經(jīng)過嚴格的測定。所以只要是由有資質(zhì)的商家生產(chǎn)的合格味精,在規(guī)定劑量內(nèi)使用,對身體沒有危害!

   味精在120℃以上的高溫作用下,會產(chǎn)生焦谷氨酸鈉。有人擔心焦谷氨酸鈉會對人體有害。其實不然,由谷氨酸鈉產(chǎn)生焦谷氨酸鈉只會失去其原有鮮味,不會對人體產(chǎn)生危害。況且,味精一般在起鍋階段加入,這就可以避免長時間烹煮引起的鮮味消失狀況。

 

   1959年,美國FDA把味精歸于GRAS(即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一般認為安全)的類別;

   1987年,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和世界衛(wèi)生組織把味精歸入“最安全”級別;

   美國醫(yī)學協(xié)會、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和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食品添加劑聯(lián)合專家組(JECFA)、歐盟委員會食品科學委員會(EFSA)都對味精進行過評估和審查。

   JECFA和EFSA都認為味精沒有安全性方面的擔心,因此在食品中的使用“沒有限制“。

   美國FDA的一份報告認可“有未知比例的人群可能對味精有所反應”,但是整體上,他們贊同JECFA的結論。

   雞精 

   以味精、食用鹽、雞肉/雞骨的粉末或其濃縮抽提物、呈味核苷酸二鈉及其它輔料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辛料和/或食用香料等增香劑經(jīng)混合、干燥加工而成,具有雞的鮮味和香味的復合調(diào)味料。

   從定義可以看出,雞精和味精的主要差別就是成分更加復雜,我們嘗到的不光有味精的鮮味,同時還有咸味及其他呈味物質(zhì)。只有他們共同作用,才會產(chǎn)生特殊的效果。

 

   在購買時可千萬別被包裝上的雞誤導了,以為雞精就是從雞肉里提取出來的。雞精中的雞肉占的量很少,其主要原料是味精,之所以有雞肉味,是因為加入的核苷酸有雞肉的鮮味,和其他的香料一起作用時,比起單一的味精,會使雞精產(chǎn)生1 1>2的鮮味。

 

   味精和雞精都是安全的食品添加劑,加或不加是個人口味選擇。但要注意,雞精中是有鹽的,加的多的話需注意鈉的攝入量,避免高鈉飲食。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