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耕地輪作關鍵要解決認識問題

   2017-04-12 農民日報3580
核心提示:本報訊(記者馬小剛張五四)內蒙古扎賚特旗從今年起將開始耕地輪作試點,近日百鄉(xiāng)萬戶內蒙古調查組通過調研發(fā)現,目前農民對耕地
    本報訊(記者馬小剛張五四)內蒙古扎賚特旗從今年起將開始耕地輪作試點,近日“百鄉(xiāng)萬戶”內蒙古調查組通過調研發(fā)現,目前農民對耕地輪作的認識亟待提高,尤其是農村基層干部的認識直接影響到試點的實施。
 
    扎賚特旗地處大興安嶺向松嫩平原的過渡地帶,是有名的種糧大縣。該旗以糧豆輪作為主要模式,符合農民種植大豆習慣,同時也選擇適宜種植大豆的北部農牧交錯區(qū)開展試點,在新林鎮(zhèn)、阿爾本格勒鎮(zhèn)、巴彥烏蘭蘇木、楊樹溝林場、國營牧場等5個試點地區(qū),推進適度規(guī)模經營,確定以種植大戶和農業(yè)合作社等新型主體為主、散戶為輔承擔試點任務。巴彥烏蘭蘇木一位農民有20畝地列入試點,他表示如果今年收入不如種植玉米,他將放棄試點種植,繼續(xù)種植玉米。調查組表示,農民的擔心不無道理,關鍵是如何提高其認識并進行引導。
 
    做好試點地塊涉及農戶的政策解讀宣傳工作十分重要。扎賚特旗2016年規(guī)劃種植玉米的集中連片地塊才可劃入試點范圍,期限為3年。試點耕地明確要求2017年播種大豆,2018年播種馬鈴薯或玉米,2019年播種薯類、雜豆、高粱、甜菜、葵花等作物。在給予農戶適當自主選擇權的同時,也要求3年內不得種植2年玉米,以充分發(fā)揮發(fā)揮大豆根瘤固氮養(yǎng)地作用,提高土壤肥力。每年給予承擔試點任務的農戶每畝150元的補貼,已經享受黑土地保護與利用項目大豆補貼的農戶不重疊享受,2017年補貼擬于春種結束核實種植面積后直接發(fā)放到農戶。
 
    在大力宣傳國家政策的同時,要與農民多算土地收入賬。扎賚特旗農技中心副主任于長生估算,在正常年份,每畝大豆產量250斤,玉米800斤。按照2016年行情,大豆按每斤1.7元計,畝均毛收入425元,玉米按每斤0.35元計,畝均毛收入280元,兩者相差145元。同時,2016年玉米生產者每畝補貼140元左右,也低于每畝150元的輪作試點補貼。這樣算下來,明明白白,增強農民參與試點的積極性。
 
    截至目前,扎賚特旗已確定5萬畝試點地塊,完成農戶走訪表填寫工作,正處于逐戶簽訂協(xié)議階段。從基層干部群眾反映情況看,試點各項基礎性工作基本就緒,進展總體順利。除了需要進一步加強試點政策宣傳,完善辦法,打消農戶的違約念頭外,調研組與該旗形成一個共識,建議將種植大豆面積達到3萬畝但未納入試點的農民也納入試點補貼范圍。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