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wǎng)

餓了么代理商紛紛維權 雙品牌運營難融合

   2017-11-08 7750
核心提示:代理商們的不滿,讓百度外賣再次成為輿論的焦點。10月底,部分百度外賣代理商向媒體透露,因百度外賣通知平臺商家與餓了么打通信

代理商們的不滿,讓百度外賣再次成為輿論的焦點。

 

10月底,部分百度外賣代理商向媒體透露,因百度外賣通知平臺商家與餓了么打通信息,造成其代理地區(qū)的市場占有率大幅下降,自身損失慘重。類似的情況,正在全國各地上演。還曾有北京的騎手因代理商跑路,上門向百度外賣維權討薪。

 

一方面,百度外賣在極速擴張之際,就已埋下代理商問題的隱患。另一方面,矛盾的集中爆發(fā),暴露出合并后的百度外賣和餓了么,在管理、發(fā)展思路等方面仍存在較大分歧。

 

如何兼容,已經(jīng)成為雙品牌運營中棘手的問題。

 

百度外賣代理之痛:起也匆匆,退也匆匆

 

今年8月餓了么宣布與百度外賣合并后,提出 “雙品牌運營”,然而并未提及如何安置全國代理商的問題。

 

兩個月后,殘酷的“資源整合”不可避免地到來。

 

10月10日開始,全國各地百度外賣的簽約商戶陸續(xù)接到通知,平臺擬定將包含店鋪自制信息、身份信息、銀行賬戶信息、位置信息等同步提供給了么,“以免百度外賣撤出市場,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對百度外賣各地的代理商而言,很多此前簽約的獨家商家轉投餓了么,造成其代理區(qū)域的市場占有率大幅下降。他們對媒體稱,自己耗費百萬的市場份額,“拱手讓給了餓了么”。

 

代理商問題在百度外賣起步之時就已埋下隱患。除了一線城市,百度外賣大部分二三線城市的業(yè)務都選擇層層外包。隨著百度重心轉移,持續(xù)縮減外賣紅包等鼓勵,代理商開始持續(xù)掉單,不得不自己墊資支持業(yè)務。合并后,存在重疊業(yè)務的代理商自然成為“最受傷的人”。

 

就算是急于甩包袱,為何連鎖反應來的如此迅猛?

 

有業(yè)內人士分析,代理商糾紛背后,同樣也折射出百度外賣與餓了么融合過程中的阻力。合并之初曾有聲音指出,帶著不少大公司病的百度外賣,與創(chuàng)業(yè)起家、年輕管理層經(jīng)驗不足的餓了么,需要警惕合并后“消化不良”的問題。

 

雙方“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的宣言,還需經(jīng)受現(xiàn)實問題的打磨。

 

“度子餓了么”如何應對消化不良

 

無論是58與趕集網(wǎng),攜程和去哪兒,這些領域的巨頭合并,無不花費了相當長的時間,完成人員架構和價值觀等方面的梳理和融合。

 

而餓了么和百度外賣的合并,雙方似乎存在耐心的缺失——百度外賣急于甩包袱,而餓了么又在清洗代理商的問題上操之過急。

 

8月份曾有媒體指出,餓了么決定合并百度外賣,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為獲得百度外賣5%的市場。資本和平臺的驅動下,百度和餓了么似乎各取所需。

 

然而一刀切的模式,很容易引發(fā)整合不暢,給下游市場競爭帶來阻力,令基層人員難以統(tǒng)一步調,形成新的挑戰(zhàn)。這也讓當初合并時提出“雙品牌運營”等說法,更像安撫軍心之舉。

 

據(jù)知情人士透露,餓了么十分看重百度外賣在物流配送方面的技術實力,這是促使餓了么收購百度外賣的重要原因。張旭豪提出雙品牌運營策略,目的也是想挽留百度外賣核心技術人員都未能達到預期效果。隨著代理商事件不斷發(fā)酵,百度外賣管理層出走的消息也從未停止,“雙品牌運營”蒙上一層陰影,還有分析者直言,這將是餓了么與百度外賣融合過程中最大的障礙。

 

此外,百度外賣運營部曾在代理商的微信群中稱,已經(jīng)出現(xiàn)餓了么代理商聯(lián)合競對打壓百度外賣代理的情況。而截止10月底,百度與餓了么尚未出臺對于代理商的退出機制和安置方案,雙方共同處理問題的速度,似乎也折射出協(xié)同溝通上的不暢。

 

不難看出,代理商問題只是融合不暢的一個側面。對餓了么和百度外賣而言,如何梳理人員架構、業(yè)務重疊等問題,仍任重道遠。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