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wǎng)

“渤海灣漏油事件”未了局: 堵漏仍未完成,官司即將開打

   2011-09-22 中國食品網(wǎng)中食網(wǎng)6330

    本報記者  詹鈴  深圳報道

    全面停產(chǎn)半個月之后,渤海灣溢油仍未止息。

    國家海洋局9月20日發(fā)布的"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監(jiān)測報告"顯示,19日,C平臺附近仍有少量油花溢出,當日溢油量約為0.95升,而此前一日的溢油量約為1.77升。

    與此同時,對此次溢油事件的問責行動,已緊鑼密鼓地展開。

    21日,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一位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來自4家律所的8位資深律師所組成的律師團,目前已基本準備就緒,近期將會在青島海事法院對康菲提起索賠訴訟。

    面對即將到來的訴訟和巨大的輿論壓力,康菲在9月19日宣布"將設立第二項渤海灣基金".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康菲方面僅表示,兩項基金的內(nèi)容將分別是"賠償基金"及"環(huán)境基金",對于"具體金額,內(nèi)容及實施細則",則諱莫如深。

    "我們計劃設立的兩項基金,第一項基金用于此次事故的賠償,第二項基金用于海洋環(huán)境治理。"康菲中國企業(yè)傳播及企業(yè)社會責任總監(jiān)薛東明對本報記者稱,"關于兩項基金的相關細節(jié),我們正在與中海油及相關管理部門協(xié)商,抓緊研究制定".

    "依照目前的情況,康菲賠償是基本沒有問題的,但由于我們的法律、取證等問題,最終究竟能賠多少還很難預料??捣菩荚O立基金但不公布具體金額只是一種姿態(tài),是一種'打太極'的做法,主要是為了平衡各方關系和利益。最終能賠多少,還是要看雙方在法庭上的交鋒。"中國能源網(wǎng)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如此評論說。

    漏油仍在繼續(xù)

    相比仍在漏油的C平臺,更讓人擔心的是B平臺的斷層

    早在9月5日,康菲公司即已宣布蓬萊19-3油田全面停產(chǎn)。既然油田已經(jīng)全部停產(chǎn),那這些油花又從何而來?截至目前,國家海洋局和康菲公司都沒有對此作出進一步解釋。

    北京公眾與環(huán)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仍舊出現(xiàn)溢油,可能是由于之前的漏油造成的油基泥漿還沒有清理完。在馬軍看來,油基泥漿的數(shù)量,應該比之前對外宣布的要"多很多".

    在馬軍看來,相比仍在漏油的C平臺,更讓人擔心的卻是B平臺的斷層。"由于油藏已經(jīng)與斷層發(fā)生連接,現(xiàn)在是采取了泄壓排液的方式減少了它的壓力,但這種方式是不是長久有效,還有待考證",而一旦恢復生產(chǎn),潛伏的更大隱患將有可能爆發(fā)。

    此前的9月12日,中海油發(fā)布聲明稱,同意康菲公司的排液泄壓方案和封堵方案。不過,在與本報記者交流時,一位中海油內(nèi)部人士對這一方案的前景并不樂觀。"按照現(xiàn)在地質結構已遭破壞的情形來看,短時間內(nèi)很難徹底封堵住溢油源。"

    在這位中海油人士看來,盡管目前表面上的浮油已經(jīng)清理得差不多了,但由于地層已經(jīng)被破壞,即使采取永久性溢油源封堵方案,徹底解決平臺底部自然泄漏的難度也非常大,"這種情況,即使放在國際上也是非常高難度的技術難題".

    而截至目前,此次漏油事故的"真實漏油量",仍是一團謎。

    在蓬萊油田停產(chǎn)前,國家海洋局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渤海溢油事故已經(jīng)造成累計5500平方公里海面遭受污染,其中劣四類水質海面超過870平方公里。但海洋局并未公布溢油總量,而康菲公司方面公布的溢油量僅為3000多桶。

    但康菲公布的數(shù)字,已遭到了多位環(huán)境專家的質疑。

    美國夏威夷大學環(huán)保專家董良杰認為,康菲的計算方法只算了頭尾,即漂到海面和沉在海底的溢油,而忽略了漂在海洋中間的大量溢油。按照董良杰的計算,溢油數(shù)量應該在7000噸以上。而中國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專家趙章元的測算結果更為驚人,他認為,渤海19-3油田的溢油數(shù)量至少在5萬噸左右。

    "渤海是中國的內(nèi)海,水交換能力很差,全部交換一次需要幾十年的時間。因此,這次災難中大部分油污會在封閉的海域內(nèi)隨海流長時間漂蕩下去,可以說,此次渤海受到石油污染的強度及其生態(tài)影響,將遠大于墨西哥灣漏油事故。"趙章元稱。

    官司即將開打

    污染與康菲漏油之間的關聯(lián)性,將成為雙方爭議的焦點

    早在7月14日,本報記者就從國家海洋局獲悉其將對康菲發(fā)起索賠,但時至今日,正式上訴仍未提起。

    9月21日,前述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人士向本報記者確認,目前,已經(jīng)確定了4家律所,作為此次渤海溢油事件的法律部服務機構,每家律所派出2名律師組成索賠訴訟律師團。

    上述律師團成員分別來自北京中倫律師事務所、廣州海建律師事務所、上海瀛泰錦達律師事務所和山東文康律師事務所。8名律師均是"擁有10年以上海商海事訴訟經(jīng)驗"的律所合伙人或主任律師。其中,有的律師還代理過著名的"塔斯曼海輪漏油事件",有的則直接參與過《海商法》等法律的起草。"現(xiàn)在律師團已經(jīng)基本做好了收集證據(jù)的工作,起訴前的準備工作也基本就緒,目前正在等待時機正式提起訴訟。"

    這位北海分局人士還透露,律師團將選擇在青島海事法院提交訴狀。而青島正是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的所在地,亦靠近此次溢油事故的蓬萊19-3油田。

    "以目前形勢判斷,'康菲敗訴'問題應該不大,但最大的疑問在于,能賠多少。"一位接近律師團的人士表示,證明附近海域污染與康菲漏油之間的關聯(lián)性,可能成為法庭上雙方爭議的焦點。

    比如,國家海洋局此前表示,在遼寧綏中東戴河、河北京唐港淺水灣岸灘、秦皇島昌黎黃金海岸浴場岸灘等地采集的油污顆粒,全部或部分來自蓬萊19-3油田。但康菲公布的"來自第三方實驗室鑒定的檢測結果"卻顯示,上述浴場的油樣與蓬萊19-3油田油品并不相近。

    國家海洋局下屬研究機構的一位法律專家還指出,"目前,我們的海洋環(huán)境鑒定機構是國家海洋局的下屬機構,康菲公司也許會對此提出抗辯。"在這位專家看來,國家海洋局的調查取證,應該盡量多采用獨立第三方機構的數(shù)據(jù)。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