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水稻DNA雙鏈斷裂修復基因克隆成功

   2020-06-02 中國科學報16520
  本報訊 近日,《植物生理學》在線發(fā)表揚州大學農學院教授于恒秀團隊在水稻中成功克隆的與DNA雙鏈斷裂修復有關的基因OsATM。該研究為進一步探析水稻育性分子機制提供了理論依據。
 
  論文作者于恒秀介紹,DNA雙鏈斷裂是最嚴重的損傷形式,威脅到細胞的正常生命活動。ATM蛋白在DNA雙鏈斷裂的修復過程中起到核心作用,但其與減數分裂同源重組的關系一直未獲解析。
 
  于恒秀團隊發(fā)現,在Osdmc1 Osatm雙突變體中,同源染色體無法聯(lián)會,但染色體之間仍然存在嚴重的粘連及大量染色體碎片。這表明,Osatm減數分裂染色體的異常不依賴于同源重組過程,OsATM可能在平行于同源重組的DNA雙鏈斷裂修復途徑中起作用。
 
  在體細胞產生DNA雙鏈斷裂損傷后,損傷位點附近的組蛋白H2AX會迅速被ATM磷酸化(稱為γ-H2AX),以啟動損傷響應。進一步觀察發(fā)現,在Osatm花粉母細胞中依然能觀察到γ-H2AX信號,且信號點數目與野生型無顯著差異。這一結果表明,水稻體細胞與生殖細胞H2AX的磷酸化可能存在機制上的差異。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104/pp.20.00053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